□张兆坤
12月2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在苏州正式启动全国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德州作为全省唯一一个“医保钱包”国家试点城市,职工可以通过“医保钱包”,将个人医保账户余额跨省用于本人近亲属缴纳居民医保和报销医疗费用。
窥一斑而知全豹。医保个人账户跨省共济是我国医保制度改革的又一重大举措,亲属跨省互助一键直达,让医保“救命钱”释放更多能量,获得群众点赞。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实践证明,立足民生需求,在群众最关注的住房、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着力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全方位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才能提升一座城市的温度,让人民更有幸福感;反之,一座城市只有让人民有幸福感,才能称得上是幸福城市,才会让人情有所寄、心有所归,从而吸引更多人宜居兴业,增强城市发展的活力。
让更多“民生之盼”变“民生之赞”,要增强工作针对性,处理好“大”与“小”的关系。民生无小事,但老百姓的幸福感是由无数“关键小事”所构成;党委政府只有把“一件小事”办好,才能推动解决“一群人的大事”。在城市高质量发展中,德州始终将绘就群众幸福底色作为出发点、落脚点——2024年建成助老幸福食堂示范点108处、日均服务老年人5300余人;在全省率先并持续开展农民工免费上大学试点,1000余名农民工圆了大学梦;聚焦车辆检测多头跑问题,实施车检“一件事”改革,群众车检等待时间减少30分钟以上……有的事可能不算“大”,但每件事都很“实”,都让群众在衣食住行、娱教医养等每个细微处感受到温暖的人文关怀。
让更多“民生之盼”变“民生之赞”,要精准把握节奏,处理好“急”与“缓”的关系。事有轻重缓急,拿出魄力把急事办妥,让群众有诉必应;拿出耐心把缓事办好,促长久立。党员干部的办事效率代表着当地各大机关的办事效率,代表着党委政府的形象;而民生工作量多面广,群众的需求又有千差万别,更应注重推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让群众事事好办、快办、易办。入户征求民意,不妨和群众多聊一会儿,让群众把难事讲清楚;进企业调研,可以在现场多待一会儿,把问题掌握透彻。帮群众、企业完成了一件事、解决了眼前“急”,也要及时跟进掌握群众、企业需求新特点、新变化,及时反思、总结,以不断健全完善民情反映机制和民主决策机制。如此,缓急有度,群众自然放心、满意。
办好民生事,“考”的是人民立场、奋进之志,“验”的是实干作风、敢为善为。让我们创新思路、开拓资源,闯路子、聚民心,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待,让更多“民生之盼”变“民生之赞”。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