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珍
近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山东推进全省守法普法工作和提升全民法治素养等相关情况:今年以来,各级各部门共开展“法律十进”活动7.8万余场次;全省累计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广场、长廊9400余个,建成村居法治宣传教育中心4.3万余个;我省83个单位、67名个人获全国“八五”普法通报表扬,总数位居全国第一。一组组数据,组成了山东推进全省守法普法工作、提升全民法治素养方面的亮眼成绩单,令人赞叹。
法治是国家的基石,是社会的防线,更是人民幸福的保障。齐鲁大地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法治文化传统。春秋时期的齐国,以法治国,强调礼法并用,形成了独特的齐法家思想;鲁国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为后世的法治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坚持健全党领导全面依法治省的制度机制,统筹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在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中,奏响了“平安音符”“和谐乐章”,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擦亮了平安底色、提供了法治保障。
山东的普法工作,不仅注重广度,更追求深度。从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广场,到创新建立“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再到紧扣时代脉搏,聚焦民法典、国家安全等热点话题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各级各部门通过多种渠道,让法治思想在山东大地生根发芽,增强了群众的法治意识,更提升了他们的法治素养,让法治成为每个人心中最坚实的后盾。
普法工作不仅仅是宣传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全社会的“大合唱”。在山东,无论是“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的培养,还是“送法进企业”“送法下基层”活动的开展,都将普法触角延伸到了每一个角落,让一颗颗法治精神的种子,在齐鲁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在传播法治文化方面更是独树一帜。各地创新打造的黄河法治文化、海洋法治文化、红色法治文化、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等法治文化“示范带”,将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与城乡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让法治文化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法治文化阵地美化了城市环境,更让法治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
普法工作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项责任;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项事业。展望未来,我们坚信,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山东的普法工作定能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为法治中国的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