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智能体育,引领健身运动新潮


□孙世强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公布了2024年度智能体育典型案例名单,其中,我市山东好家庭公共体育设施制造有限公司的好家庭室外智能体测健身器材、山东泰山体育器材有限公司的室外智能健身房两个项目入选。近年来,随着群众多样化的体育健康消费需求日益增长,与其相适应的体育穿戴设备制造及智慧化体育运动场景在德州快速发展,让体育运动更加智能高效,引领了健身运动新潮。

政策引导,让智能体育驶入“快车道”。《“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明确要求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面向全人群建设更高水平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当前,伴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深入推进、全民健身的不断升温,德州的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各级各部门利用智慧体育平台,不断完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助力全民健身驶上“快车道”,全面建设智慧体育公园和室外智能健身房,以更高水平、更高品质的数字化、智能化全民健身设施,推动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德城区依托健身器材产业链,在9个社区建成室外智能健身房,包含各类健身设施167套,全天候免费为市民服务。智能体育正逐步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体育器材与体育运动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其发展前景不可小觑。

搭建平台,让智能体育服务“大民生”。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运动场景建设已从原来的以公共设施、健身房等场所为主,开始向家庭场景拓展。打破“场馆思维”局限后,智能健身应势兴起。临邑县加快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着力构建更高水平、更加智能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以全民健身的“小切口”促进民生福祉提升工程的“大成效”。该县共安装智能健身器材24件,涵盖了智能蹬力器、划船器、揉推器等12个种类,为提升全县群众文体生活满意度打下了坚实基础。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引导经营主体创新营销内容手段,应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智慧体育场馆、智能体育公园等智慧化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打造具有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数字体育消费新场景,更好地服务“大民生”。

守正创新,让智能体育形成“科技风”。体育消费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重要领域,也是激发内需市场活力的重要引擎。建设完善体育场地设施,加强文化、体育、旅游活动一体谋划、一体开展,推出一批优质文体旅融合产业项目,结合各种体育赛事,实现多业态融合、多场景打造,可以有效提升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宁津县域面积不足900平方公里,却是全国最大的商用健身器材生产基地,占据国内商用健身器材70%以上份额,产品远销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各级各部门应坚持目标导向,抓住关键问题,多角度施策,促进线上体育赛事、线上体育培训等各类线上体育消费,打造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的消费新模式。

软件要“硬”,硬件要“软”。智能化体育器材离不开软件支撑,各级各部门要在软件操控性、实用性上狠下功夫,打造过硬的人才队伍和技术开发团队,让软件实力强起来,做好硬件和软件的融合,将更多赛事“流量”变为消费“留量”和地方发展增量,让器材的新功能更完善、更实用,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运动健身需求。

(作者单位:临邑县民政局)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