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办好群众暖心事 答好幸福民生卷


□程大伟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2024年德州市21件民生实事全部完成,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生活品质,交出了一份厚实的“民生答卷”。今年德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聚焦群众关心关切,继续重点办好一批民生实事。具体而言,包括“六床联动”试点呵护失能失智老人、护航孤困儿童健康成长、项目化技能培训促农民工就业增收、特色公益岗扩容提质等19件民生实事。

办好群众暖心事,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民生连着民心,民生稳,社会就稳。近年来,德州市聚焦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行清单式管理、项目化推进,坚决把惠民生的事办实、暖民心的事办好。2024年,德州市坚决兑现民生承诺,针对教育、医疗、就业、卫生等方面积极推进实事落实,新改扩建学校、幼儿园52所,增加学位5.3万个;打造县域医共体17个,改造农村卫生室847家;完善县乡村三级就业服务体系,建成基层服务网点860个,城镇新增就业6.2万人……一系列扎实举措,有效破解群众工作生活的痛点、堵点,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办好群众暖心事,精准解决“关键小事”。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解决民生问题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从最突出的问题抓起,从最现实的利益出发,把群众的“关键小事”当成“头等大事”,变“民生清单”为“幸福账单”。2024年,德州市结合老旧小区改造,不断补齐功能短板,新铺设供水管网18.1千米,改造供暖管道138.7千米,铺设燃气管道11.3千米;成功打造27家市级规范化托育服务机构;建成助老幸福食堂108处……在关键处发力,向最好处努力,德州市精准落实一系列举措,补齐了民生短板,温暖了群众心房,为群众带来“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幸福生活。

办好群众暖心事,打好涓滴成河“持久战”。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德州市始终坚持民生优先,市财政民生支出占比稳定在80%左右。办好民生实事非一日之功,需要秉承涓滴成河的原则持续深入推进,从而描绘出精彩的民生画卷。党员干部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积小胜为大胜、积小成为大成,坚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要始终牢记人民至上,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让民生答卷更加有质感、有厚度,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心、放心、暖心。

(作者系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