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以营商之力托举服务业“向新攀高”


王萌

日前,德州召开“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主题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2024年及2025年度营商环境工作情况。会上提出,全力推动服务业向“深”融、向“新”聚、向“高”攀,德州正以营商环境的软实力,精心构筑起服务业发展的硬支撑。

破壁深融蓄势,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破除要素流动的无形壁垒。德州凭借13个省级开发区和10个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两业融合”试点,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与价值重构。例如,百龙创园以生物制造为基础,拓展研发设计、检测认证等高附加值服务,构建起“制造+服务”的全产业链条,产品溢价率提升30%;山东黑马集团投资5000万元建设公铁物流园,打造大宗物资集散的“旱码头”,实现了制造业场景与物流服务的高效联动。实践证明,当制造业场景与服务业方案深度融合,产业生态便从简单的“物理叠加”迈向高效的“化学反应”,催生出“1+1>2”的聚合效应。

聚势向新攻坚,打造多元发展新生态。向新发展本质上是对城市功能的重新塑造。德州中心城区通过“首店经济+夜经济”重塑商业格局,德百集团引入户外知名品牌与网红餐饮,打造出日均客流破万的消费地标;县域经济则聚焦银发康养、跨境电商等新兴赛道,宁津蟋蟀谷去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文旅收入同比增长25%。这些变革的背后,是德州以“负面清单+包容审慎”的监管模式释放创新空间。当政务服务从“被动审批”转变为“主动赋能”,新业态便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商业基因的重组中孕育出城市发展的新动能。

攀登至高领航,铸就高端发展新优势。向高攀登是对产业高度的持续突破。德州聚焦研发、品牌等价值链顶端环节,构建“科技+服务”创新体系。例如,泰山体育建成国家级研发检测平台,专利数量在行业内遥遥领先,赛事服务覆盖奥运会等顶级赛事;鸿联九五信息科技公司三年内坐席规模增长六倍,成为华北地区数字服务的标杆。德州通过强化跟踪服务,不断破解要素瓶颈,2024年开工的46个现代服务业项目中,5G智慧物流园、生物医药服务平台等高端项目占比超70%。这种“向高处要效益”的坚定战略定力,正推动德州服务业从规模扩张迈向质效跃升。通过深化改革与优化营商环境,德州正以服务业的高质量发展为抓手,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为城市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者单位:禹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