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 把牢方向谋先机 奋力赢得开门红

把牢方向谋先机 奋力赢得开门红

□于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五五”的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市委十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立足当前形势和德州实际,就做好全年工作作出全面安排部署。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认真落实省委“十个聚焦用力”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工业经济“头号工程”,以稳促进、以进保稳,推动农业稳进、工业多进、服务业快进,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红”。

把握政策机遇期,抢占发展主动权。宏观政策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能否争取和用好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今年经济工作的成效,更关乎能否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 保持敏锐,精准吃透政策。通过逐一对照、集体研究等方式,对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和省配套政策进行全面理解、准确把握。立足全省整体布局和全市重点项目,紧密结合本部门本领域工作实际,及时制定并推出我市的加力政策,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谋划项目,积极争取政策。善于从政策中对接项目,紧抓中央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导向,以超常规的思维和举措谋划一批符合政策取向的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力争更多重大项目、重大产业、重要平台纳入国家、省计划和“十五五”规划,以政策稳预期、强支撑、增动能。讲究策略,高效用好政策。要胸怀“国之大者”,始终在大局下思考问题、作出决策。抓好政策系统集成,强化市县协同发力,实施全过程优质服务保障,确保政策精准直达市场主体,进一步提振发展信心,切实将政策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

立足全市谋大事,打好发展提前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做好新时代经济工作的根本要求。全市上下要严格按照会议的部署要求,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力求争取更好的成效、实现更高的目标。抓战略促消费,打造新的增长极。要抓紧抓实融入京津冀重大专项、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各项任务和重点项目落实,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依托文旅、赛事、促销等活动引流扩能,更大力度实施服务业攻坚行动,培育服务业新增长点。重转型强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坚定不移地主攻先进制造业,狠抓企业技术改造,打通政策与技改投资堵点;加大特色产业培育力度,实现新兴产业的突破式发展;超前谋划、积极布局未来产业,强化科技创新引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抓改革优环境,激活发展后劲。要充分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深入推进各项改革事项,抓好系列集成改革;深入推进国资国企改革,积极稳妥盘活闲置资源资产,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发展动能;大力实施外贸突围行动,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解决市场关切、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问题,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惠民生防风险,建设平安德州。统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重经济社会绿色发展,保耕地、保就业、保生态,下大力气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开展地方债务风险化解等工作,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的关系。

攻坚克难转作风,凝聚发展大合力。越是面临复杂的局面,越需要我们把握发展大势、积极主动作为,时刻保持知重负重、直面挑战的昂扬斗志,如此才能爬坡过坎、越沟迈壑,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要以更高站位抓落实。自觉同党中央对标对表、与省委同频共振,坚定扛牢促进经济回升向好的重大政治责任,围绕全年目标任务制定科学精准高效的推进方案,做到政策把握到位、目标分解到位、措施落实到位,确保政策争得来、项目落得下、经济能提振。要以大局观念抓落实。牢记“发展没有局外人”,注重协调联动、相互配合、同向发力,领导干部要带头研究政策、钻研业务,坚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带头深入一线解难题、破难题,以点带面提升发展质效;各部门要坚决反对和整治本位主义,不搞“内卷式”招商竞争,建立工作闭环机制,围绕工作尽职责、讲配合、作贡献,群策群力助发展。要以严的纪律抓落实。遵规守纪能够为干事创业赢得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空间,要坚持以发展有利、群众受益为导向,一心为公干事,绝不谋取私利,做到于法有据、不越红线,防范廉政风险,防范底线失守,以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聚合干事创业强大合力。

(作者单位:市委政研室)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钟伟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