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子瑞
日前,天衢新区四叶草信息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仅签订了一份入园协议,就顺利完成注册,这得益于该区推出的经营主体集中注册地备案机制。“致广大而尽精微”是成事之道,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仅要从大处着眼,营造良好的社会大环境,还必须突破思维定势,从小处入手,满足企业个性化的需求。
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有解思维”。德州在全省率先推出“一把手”营商环境项目,每年推出几十个项目。在项目落地和建设过程中,政府牵好线、搭把手,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让企业放开手脚,轻装上阵,心无旁骛谋发展。正因如此,德州连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中国数字城市百强、中国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连续2年翻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下大力解决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从“一件事”到“一类事”、“某个点”到“整个面”、“单环节”到“全链条”的提升,坚持标准化、机制化、常态化推进,全力破解企业普遍面临的政策性、制度性等重大共性问题,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改善。
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改革思维”。德州市坚持以集成改革思维抓营商环境,多项经验做法得到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肯定,6个项目入选省级以上创新案例,23个项目获省级以上部门(单位)认可推广,累计推出150余个“高效办成一件事”,200余个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一张清单管到底”、全市范围无差别办理。在招商引资方面,不能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功夫要下在比拼创新服务意识、打造“营商环境高地”。要坚决杜绝“穿新鞋走老路”“新锅炒旧饭”思维模式,以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创新,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积极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让政策与企业精准匹配。要围绕政策、金融、法治、市场等服务,着力推进实施一批突破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典型,擦亮“在德州、办德好”营商环境品牌,吸引更多人来投资兴业。
优化营商环境,要坚持“全员思维”。人人都是环境,人人都是形象。好的营商环境,最终要体现在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上。广大干部要把自己摆进去,走出“舒适圈”,钻进“问题圈”,牢固树立“人人、事事、时时、处处都是营商环境”的观念,破除“事不关己当看客、不愿担责怕麻烦”的认识;各主管部门办事人员要改变“可不可以办”的判断,认真研究“可以怎么办”。要把握好政策尺度,不能敷衍塞责,动辄说“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要明确“干什么、谁来干、干出什么效果”;广大个体户、企业家要把全市发展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强化诚信意识,共同营造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企业家要勇于创新,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带动形成创新热潮;作为普通市民,也要多想金点子、多提好建议,以开放包容、热情友善的姿态,共同营造尊商重商亲商安商的浓厚氛围,让德州大地长出更多吸引“金凤凰”的“梧桐树”,让德州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和动能更加充沛。
(作者单位:平原县委宣传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