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萌
日前,《哪吒2》)全球票房已突破145亿元人民币,成为中国首部票房超20亿美元的亚洲电影。不仅刷新了中国电影的纪录,更以“魔童”之姿叩开了中国文化远航的大门。这部融合传统神话与现代叙事的动画电影,不仅是技术与艺术的胜利,更是文化自信的具象化表达。
守正创新,激活传统文化“新引擎”。《哪吒2》的成功密码,在于用现代思维激活传统IP的基因能量。影片拿“魔丸”与“灵珠”做文章,暗合道家阴阳思辨,将人性善恶探讨融入其中。从“山河社稷图”用三维动画重现,到八卦阵把《周易》哲学可视化,再到青铜饕餮纹、汉代漆器元素融入画面,古老文化符号摇身一变,成了现代艺术语言,让观众能真切触碰传统文化脉络。这般操作,把传统文化从故纸堆里唤醒,打造成吸睛的文化IP,实现了从“沉睡资源”到“热门爆款”的华丽转身。
科技赋能,拓宽文化表达“新边界”。电影行业,本就是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体。《哪吒2》里,近两千个特效镜头占了全片80%,从妖兽锁链的物理引擎绑定,到“动态美感”算法开发,技术成了攻克视觉难题的利刃。水墨笔触搭粒子特效,把道家“混沌生万物”具象化,大大扩充了文化表现力。四千余名行业精英耗时五年,凭一股“死磕”劲儿,拿下曾依赖国际团队的镜头,打破好莱坞票房垄断的同时,也让中国电影工业精气神更足,证明东方美学能靠自己的技术,走向世界。
产业协同,构建文化发展“新生态”。在“魔童故乡”成都,文化产业系统性成长路径清晰可见。当地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搭建服务平台、广纳人才等举措,把特效、配音等环节的优质企业聚在一起,形成产业集群。围绕《哪吒2》的IP衍生开发更是多点开花。哪吒联名新能源车单月订单破万、数字藏品上线秒罄、影视股回暖上扬,这充分印证了“优质内容+创意转化”的乘数效应。事实证明,当文化基因注入产业肌理,便能催生无限可能,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出更广阔的空间。
当我们在纽约时代广场看到水墨哪吒与漫威英雄同屏竞技时,这不仅是文化的对话,更是文明维度上的平等对视。以文化自信为帆,以创新创造为桨,中国故事终将在世界文明的深蓝海域里乘风破浪。
(作者单位:禹城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