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支持发展智慧农业,并首次提出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这一纲领性文件,为农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各级各部门应以农业变革为新起点,以跨领域融合为路径,重塑农业未来。
推动技术融合,让农业更“智慧”。智慧农业从来不是单打独斗就能成就的事业,它是一场汇聚四方力量的大合唱。德州应积极引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打造智慧农业体系。在乐陵,中国移动5G技术已在农业领域大显身手。智能监测系统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土壤湿度、温度、光照强度等信息,农民借助手机App就能随时掌握农田状态,实现精准灌溉、施肥,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基于5G网络的无人机植保技术广泛应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和传感器,可完成大范围农田巡检和精准施药,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作物品质。德州应以此为示范,在全市推广,鼓励更多科技企业参与农业技术研发,构建从农田监测到生产决策的全链条智慧农业体系。
促进产业融合,为农业添“活力”。农业不应局限于种植养殖,而应向二、三产业延伸。德州可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打造农业产业综合体。一方面,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目前,德州扒鸡、中椒英潮等品牌已在农产品加工领域取得一定成绩,未来应加大扶持力度,争取新增更多规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实现食品产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另一方面,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融合。利用德州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乡村景观,开发乡村旅游项目,举办农事体验、农产品采摘节等活动,促进农旅结合,带动农民增收。
加强人才融合,给农业强“智力”。人才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德州要聚焦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培育“新农人”。通过印发“高素质农民培育实施方案”,对合作社带头人、家庭农场主等群体开展精细化、菜单式培训,让农民掌握新技术、新理念,成为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人才。同时,吸引高校毕业生、科技人才、返乡创业人员投身农业领域,为农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2025年是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一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跨领域融合,实现技术、产业、人才的深度交融,就一定能重塑农业未来,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赛道上脱颖而出,在广袤的田野上书写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让德州农业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标杆。
(作者系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