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聚移风易俗之力,铸乡村振兴之魂


□相子瑞

3月8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在集中采访活动中表示,乡村振兴,既要富脑袋,也要富口袋,既要塑形,又要铸魂。推进乡村文明建设,进一步推动乡村移风易俗,要持之以恒地抓,抓出成效,让农民有获得感。

为爱“减负”,重塑婚嫁新风尚。让婚姻始于爱情,让彩礼归于礼仪。近年来,德州市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探索实施请客办宴新做法,通过“政府引导、群众组织、志愿者参与”的模式,逐步形成“文明节俭办喜事”的文明新风。同时,打造出平原爱情主题公园、宁津婚恋新风宣传教育基地等特色场所,团市委牵头举办集体婚礼、公益婚礼、环保婚礼等新式婚嫁活动,多形式倡导新时代文明婚嫁新风。新时代青年应勇敢打破传统陈规的束缚,摒弃不必要的礼金往来和繁杂的婚嫁仪式,选择简约真诚的方式纪念人生重要时刻,让婚礼回归纯粹礼仪。要勇做移风易俗的先行者,坚决向陈规陋习说 “不”,为新风尚点赞助力,主动卸下 “金钱与思想包袱”,为全社会树立践行新风的榜样。唯有人人摒弃旧观念,积极拥护新风正气,陈规陋习才会失去生存土壤,新的文明风尚方能在全社会广泛传播。

发挥引领作用,筑牢移风易俗先锋力量。德州市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开展 “移风易俗・文明乡风” 主题宣讲,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带头严格执行移风易俗规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大操大办、高额彩礼等不良习俗,积极倡导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风尚。深化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示范引领至关重要。因此,党员干部要自觉抵制不良风气,成为移风易俗的带动者、传播者与践行者。基层党组织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党纪党规,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引导,确保其在移风易俗工作中走在前、作表率。各级党组织要强化对党员干部的管理监督,将移风易俗纳入乡村治理评价体系,激励党员干部积极投身移风易俗工作,以榜样力量带动全社会共同参与。

创新激励举措,夯实移风易俗群众根基。深化移风易俗,群众是核心力量,必须紧紧依靠群众。德州市创新推出平原县文明新风“公益基金”等举措,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将发动群众参与、凝聚群众实践、惠及群众生活落到实处,成效良好。推进移风易俗工作,需广泛倾听群众意见,尊重群众选择,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因此,各县市区应通过开展身边好人、好婆媳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树立道德标杆,促使村民从乡村治理的“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积极推广“道德银行”等激励机制,让群众成为移风易俗的主体与受益者,激发村民参与的自觉性与积极性,营造人人参与、相互监督的良好氛围,让移风易俗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作者单位:平原县委宣传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