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子瑞
今年“五一”假期,乐陵影视城将再次开放,为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乐陵市多管齐下,协助影视城引进38家商铺,进一步丰富消费业态。同时,创新“消费券+夜经济”组合模式,组织开展“枣城夜市”、花朝音乐节等夜经济活动,持续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在德州,像乐陵市做好“文旅+”文章的不在少数,比如夏津的“文旅+科研”、宁津的“文旅+杂技”、平原的“文旅+农业”等,以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的发展路径,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鲜活样本,也成为德州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赛道上奋勇争先的佐证。德州正用创新“金钥匙”解锁文旅融合“新密码”。
凭借创新助力文旅融合“出圈”。文旅发展的核心在于创新,德州结合本土特色、挖掘本地文化,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推进“文旅+科技”“文旅+研学”“文旅+演艺”“影视+旅游”“农业+旅游”等多样化发展模式,拓展文旅产业发展“新市场”。我们应借助独特的文化景观,利用好大禹治水的传说、董子弘儒的学风、桃园结义的忠义、四女孝亲的典范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注重挖掘名人典故,抓好创意文旅项目建设。夏津县依托黄河故道古桑树群,打造生态康养基地、古桑产业研究等农文旅项目;乐陵每年举办金丝小枣文化节,带动影视旅游业发展等。总之,应打破过于依赖自然资源的传统旅游模式,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与创意呈现,让游客感受到独特的文化魅力,获得沉浸式旅游体验。
搭建平台赋能厚德之州“出彩”。自然人文共融共舞,德州文旅禀赋突出。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也必将激励德州文旅不断“破圈出彩”,释放出最佳的文旅效能。各级各部门应因地制宜,立足资源禀赋,找准方向,借助各类节会搭建平台载体,释放文旅融合发展更多新动能。用现代文旅思维挖掘传统资源,在表现形式、体验方式、文旅融合、产业链布局等方面下足功夫,着力打造“乐陵影视、德州体育、运河文化”等一批拿得出、叫得响的文旅项目,把德州文旅“好牌”打成“特色王牌”。
顶层设计推动文旅产业“出新”。我们应该通过政策引导与产业扶持,进一步挖掘景点文化内涵,不断创新表达呈现方式,为游客带来更多愉悦、震撼的视听感受和丰富的感官体验;提升文旅产品的独特性与吸引力,鼓励文化机构、旅游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共同开发具有德州地方特色的文旅产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建立高端文旅人才库、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等措施,激发创新活力,促进文旅产业可持续发展。
潮起风正劲,奋楫当争先。希望德州再接再厉,持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发展模式,激发市场活力,让美丽自然风光、深厚文化底蕴和浓郁地域风情更加璀璨,擦亮“好客山东 德行天下”文旅品牌,书写新时代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同时,也期待更多人认识德州、走近德州,一起探寻美景、品尝美食、游览运河、体验文化,用心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作者单位:平原县委宣传部)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