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让技能人才有“面子”更有“里子”


□张俊敏


日前,德州2025年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需求项目指导目录公布,共包括153个热门职业。该目录围绕家政康养服务、先进制造、新职业等供需矛盾突出的行业领域,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培训。值得关注的是,目录首次将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相关职业工种纳入其中,为满足多元化社会需求注入新动能。

千金在手,不如一技傍身。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岗位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德州深入实施“人才兴德”战略,以真金白银的补贴、精准适配的课程、多元创新的平台,为劳动者量身定制技能成长方案,帮助劳动者掌握契合产业新风口的技能,实现从“劳动力”向“技能人才”的转变,这不仅是对劳动者个人的赋能,更是对整个城市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门道。要健全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领域、分专业加强专业技能人才的通识教育和专业能力培训,通过在岗培训、线上集训、送学跟训等方式,扩大专业技能人才培训覆盖面。在这一关键节点上,德州已然先行一步:比如,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要求市级层面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示范性培训和养老护理员技能提升培训、县级层面每年至少开展8小时基础性培训、养老服务机构每年至少开展48小时岗位培训,推动养老服务人才培养从经验型向专业型、标准型、职业型转变升级。

将技能等级与职业发展挂钩。仅靠技能提升还不足以释放高技能人才最大潜能,要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关键一招便是把技能等级的提升与职业发展的进阶紧密捆绑在一起。要大力宣传优秀技能人才事迹,在全社会营造重视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让他们有“面子”;要持续探索专业技能人才职称职务晋升机制和稳才留才机制,让他们有“里子”。2025年,德州聚焦13条标志性产业链发展实际,瞄准企业人才需求,重点打造“技能兴德”系列竞赛品牌,计划陆续举办104项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为技能人才搭建展示风采的舞台,更将竞赛成果与技能等级认定、岗位晋升直接挂钩,让优秀技能人才“名利双收”,为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能。

技能照亮前程,劳动创造未来。德州以精准的培训目录锚定产业新蓝海,以创新机制激活人才发展动能,为渴望改变人生轨迹的追梦者架起腾飞的桥梁,每一位心怀热望的劳动者,都应全力冲刺、加速奔跑,实现技能提升、事业进阶,书写个人成长与城市繁荣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银行宁津县支行)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曹清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