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兆坤
日前,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推动全省乡村富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20项具体措施。此举意在构建一套独具山东特色的乡村富民产业体系,为乡村富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绘制一幅宏伟蓝图,让齐鲁大地的乡村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乡村的明天更美好。
富民产业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山东各地因地制宜,积极探索,走出了一条条独具特色的致富产业发展路径。“土特产”项目蓬勃兴起,这些带着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以其独特的口感和品质,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与此同时,农产品加工企业也迎来了转型升级的黄金时期,不再满足于传统的生产模式,而是积极向产业园区集中,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向产地下沉,缩短与原材料的距离,降低生产成本。这些企业如同一个个强大的引擎,带动着乡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每一项富民产业的兴起,都意味着农民有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每一次产业的升级转型,都意味着乡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发展质量的提升。这让农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让乡村的面貌焕然一新,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强化特色是富民产业突围破局的关键一招。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从现实来看,“土特产”凝结着当地的山水灵气与文化记忆,是乡村最具辨识度的资源标签,也是激活产业活力、带动群众增收的重要突破口。各地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种养习惯、地理因素、气候条件等精准定位,挖掘资源禀赋,深耕特色赛道,让乡村产业焕发生机。以德州扒鸡为例,这道传承几百年的美食,早已成为德州最亮眼的名片之一。德州充分发挥这一特色资源优势,通过产品创新和多元化发展,让德州扒鸡从地方特色美食走向全国市场,带动了当地养殖业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乡村富民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这充分说明,只要深入挖掘特色资源,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就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实现富民增收的目标。
延伸链条是富民产业行稳致远的必由之路。延伸产业链条不仅能推动农产品直达消费终端,实现“接二连三”式的价值跃升,更能筑牢风险防线,保障农民稳定增收。在技术研发方面,要掌握核心技术,通过建设产学研合作平台,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瓶颈。在品牌塑造方面,要深入挖掘当地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品牌,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在数字赋能方面,要搭建智慧农业管理系统,实时监测种植养殖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正如武城依托辣椒资源,打造了从辣椒种植、分拣初加工到辣椒素提取、风味酱料研发,再到电商直播销售、辣椒主题文旅体验的全链条体系。通过延伸产业链条,让小小的辣椒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成为乡村发展富民产业的生动样本。
广袤乡野蕴藏着无限生机,富民产业孕育着蓬勃希望。当特色资源被转化为驱动发展的强劲动能,当产业链条编织成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愿景必将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绽放出乡村振兴的绚烂之花。各级各部门应继续深挖乡村特色富矿,做强富民产业长链,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作者单位:宁津县融媒体中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