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横
5月30日,德州市纪委通报4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其中,有的违规接受管理和服务对象宴请,有的违规使用公款吃喝,反映出一些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纪法意识淡薄,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置若罔闻,毫无敬畏戒惧之心。
一顿饭,一杯酒,绝不是小事小节。这些典型案例背后所折射的,远非简单的口腹之欲,而是理想信念动摇、纪法堤坝松动的深层危机。管住嘴,从来就不止于约束行为,实为守护思想堤坝的第一道防线。
为何“管住嘴”如此紧要?酒杯一端,常是坏事开端。餐桌上的觥筹交错往往成为权力寻租、利益勾兑的“局”。看似平常的推杯换盏,极易侵蚀党员干部的初心,模糊公与私的边界。嘴都管不住,哪能管住心?倘若任“酒杯一端”的“局”成为常态,党纪国法便危如累卵。由风及腐的无数教训证明:舌尖上的放纵,正是滑向深渊的起点。
管住嘴之难,常在于思想深处的谬见未除。“人情世故论”让人抹不开面子,“小事小节论”麻痹思想,“影响发展论”混淆视听,“行业特殊论”更试图为特权开脱。无论身处何职何业,党员干部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党纪面前没有“特殊”二字可讲。若将违规吃喝视为发展的“润滑剂”,不仅扭曲政商关系,更破坏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终将导向“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果。思想蒙尘,行为必然失范。
根治此疾,需“关键少数”以上率下,更需制度铁笼扎紧筑牢。领导干部是治理违规吃喝的“牛鼻子”。领导干部若带头违规,不仅自身堕落,更反映出组织日常教育管理监督的严重缺位。一方面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使其带头抵制歪风;另一方面要依靠制度刚性力量。纪检监察机关常态化的明察暗访与动真碰硬的通报曝光,正是让纪律“长牙带电”的利器。在作风建设持续深化的进程中,尤其需以案促学、以案促改,深挖违规吃喝背后的腐败问题及腐败问题背后的吃喝歪风,形成强大震慑。
唯有让敬畏戒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拒绝每一顿不该吃的饭、每一杯不该喝的酒做起,清风正气方能充盈酒桌饭局之外的广阔天地。唯有让干部从无谓吃喝中解脱,精力真正回归干事创业与服务人民,党和人民事业才拥有最可靠的根基。纪律的堤坝需要时时加固,思想的防线必须寸土不让——这既是对组织的忠诚答卷,亦是对初心的最好守护。
(作者系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