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珍
相距400余公里的两地,水文特征一模一样?
近日有网友爆料称,广西桂林平乐县政府网站上的《平乐县森林防火规划(2023—2030年)》个别段落有抄袭嫌疑,其关于平乐县水文的介绍和湖南安化县的水文介绍几乎一模一样,连后者特有的乡镇名称亦赫然在列。
7月15日,广西桂林市平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通报称:经核实,该信息基本属实,县政府有关部门审核把关不严。
如此“复制粘贴”,岂止是审核把关不严?这份通报可谓避重就轻,匪夷所思。
公文抄袭之害,绝非文本瑕疵这般轻描淡写。试想,当一份关乎森林防火的规划,连本地水文情况都与现实不符,其后续执行与实效怎能不令人忧心?这类事件并非没有前车之鉴。2018年,四川某县防汛应急预案照搬邻县数年前的防汛应急预案。当年发生强降雨时,因本地实际高风险区域未被纳入重点监控和疏散范围,致使救援力量部署错误、预警信息发布迟滞,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重大损失,多名相关责任人因玩忽职守、形式主义被严肃追责,甚至涉及刑事责任追究。
“中央八项规定”对文件下发、政风文风有明确要求,此类造假之事却仍屡禁不止,细究其因,是一些地方干部深陷“文牍主义”泥沼,将“发文”本身视作政绩终点。在这种心态下,文件内容是否切合实际反而退居次席。更有甚者,一些基层干部既缺乏沉到田埂地头获取一手资料的意愿,又不具备因地制宜提炼本地特点的能力,“天下文章一大抄”成了最省力的“捷径”。
因此,平乐县政府这份照搬四百公里外水文的“规划”,连同那份轻描淡写的“把关不严”通报,暴露的是相关人员政绩观的扭曲、对职责的漠视。人命关天的事,若连基本事实都不核实,谈何防范风险?
要想根除这类“文件搬运”的顽疾,必须以系统思维直捣病灶。
其一,当以技术利剑破“抄袭路径依赖”。运用数字技术,可以建立覆盖基层的公文查重系统,对政府网站公开文件实施智能筛查,使抄袭行为无处遁形。其二,责任追溯的“紧箍咒”不可或缺。推行“文件署名制”与“责任回溯机制”,对因抄袭导致政策失效者严肃问责,使“文责自负”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曾国藩曾言:“天下事在局外呐喊议论,总是无益,必须躬自入局,挺膺负责,乃有成事之可冀。”当政府文件中的每个字句都需署名担责,谁还敢将他人的文件轻易挪为己用?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