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含笑
最近,一场外卖“补贴大战”在社交网络引发热议。“满18 减18”“0元喝奶茶”等福利铺天盖地,不少消费者纷纷晒出“战果”,不花钱就喝到了奶茶,一顿大餐仅花6元,令人心动。
从表面上看,这场补贴大战确实带来了显著的效果:一时间消费者得利、商家涨单和骑手增收。但热闹的背后,隐藏的却是平台砸钱补贴、商家被迫参与和骑手高负荷劳动。这种过于关注价格的竞争模式,忽视了用户的真实需求和行业的整体进步。而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跳出“内卷”泥沼,摆脱对价格战的依赖,将重心转向创新,才是真正的出路。
技术创新是动力。外卖配送的核心矛盾在于动态供需的精准匹配。就平台来讲,可以通过加大对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投入,优化订单的分配系统,让骑手的配送路线更加合理,进而在提高配送效率的同时,也能减少骑手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比如,美团研发的“超脑”系统通过分析骑手实时位置、历史配送速度、天气路况等百余种变量,为每单计算出最优配送路径,能够实现骑手日均配送单量提升15%,配送时长缩短20%。这种技术突破不仅让骑手收入稳定,更减少了因抢单冲突、路线冗余造成的社会资源浪费。
服务创新是关键。当“送餐上门”成为外卖行业的标配,服务创新便成了打破同质化竞争的关键突破口。如今用户对餐饮服务的需求已从“有的吃”升级为“吃得巧”,这就要求平台跳出单一配送思维,在定制化与附加服务领域开辟新赛道。比如,喜茶上线的“零乳糖奶盖”专门针对乳糖不耐受人群;麦当劳推出的“低卡定制餐”, 能根据用户输入的每日热量需求,自动调整汉堡酱料配比与配菜分量。这种服务上的创新不仅能够提升用户粘性,还能推动商家从“流量依赖”转向“服务能力建设”,进而推动整个行业走向竞争的蓝海。
产品创新是提升竞争力的核心。在补贴大战导致利润空间持续萎缩的当下,产品创新则成为外卖商家抵御价格战冲击的 “护城河”。就商家而言,可以结合市场趋势和用户需求,创新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产品。比如,瑞幸与茅台合作的“酱香拿铁”、库迪与奥特曼联名的“光之饮品”,它们都通过IP赋能实现了破圈传播,通过借助社交传播引来的自然流量,也大幅降低了对平台补贴的依赖。这种通过推出差异化产品来构建竞争的产品创新模式,也真正实现了将价格敏感型用户转化为价值认同型用户,成了商家破局低价竞争的核心引擎。
外卖行业的发展,不应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内卷式战争,而应是一场通过创新实现共同进步的竞赛。平台、商家都需要转变观念,将目光从短期的价格竞争转向长期的价值创造。当创新成为外卖行业的主旋律,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健康、繁荣的市场景象。
(作者单位:乐陵市铁营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尹晓燕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