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我们都可以成为下一个“栾天”


黄晓龙

近日,夏津县人民医院医生栾天在晨练时救助突发心梗老人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这个温暖的故事之所以引发社会如此强烈的共鸣,是因为它展现了一个最简单却最珍贵的道理:在他人需要时主动帮一把,应成为我们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栾天的事迹告诉我们,善行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当听到呼救声时,她抱着孩子奔向现场;当看到素不相识的老人倒地时,她毫不犹豫上前施救。这种发自内心的善意,这种在危急时刻伸出援手的勇气,正是我们这个时代需要的社会品质。每个人都可能成为那个需要帮助的人,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提供帮助的人。

这件事之所以能够产生如此广泛的社会影响,是因为它触动了人们内心最本真的善良。当下,我们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来唤醒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网友们纷纷点赞栾天也充分说明,社会期待更多这样的善行,期待更多人在他人危难时刻能够挺身而出。这种集体共鸣,正在形成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

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主动学习应急知识,掌握基本的救助技能。当意外发生时,专业的救援力量不能很快抵达,第一时间的救助往往能起到关键作用。学习急救知识不需要高深的医学背景,普通人通过培训都能掌握心肺复苏、止血包扎等基本技能。这份能力的获得,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关爱的一种体现。

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善行就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一个暖心的举动,一次及时的帮助,一句关切的问候,都是善意的表达。当每个人都愿意在日常生活中多一份关心,多一份帮助,整个社会就会形成良性互动的温暖循环。这种由无数微小善行汇聚而成的社会正能量,是现代文明社会最宝贵的财富。

栾天的故事最动人之处在于其可学可做。她不是遥不可及的英雄,而是一个在平凡生活中践行善行的普通人。这让我们看到,善良可以如此平凡却又如此重要。当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他人需要时主动帮一把,就能共同构筑起社会互助的安全网,营造出文明友善的社会氛围。

栾天不仅挽救了一个生命,她让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温暖程度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参与程度,城市文明的高度建立在无数普通人的善行基础之上。期待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下一个“栾天”,在他人需要时主动伸出援手,让互帮互助成为社会共识,让善意暖流在社会中不断传递。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