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爱珍
今年9月15日至21日,是第28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主题为“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网络发展迅速、语言环境复杂的今天,推广普通话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网络语言也如潮水般涌来。从谐音梗到缩写词,从表情包到各种新奇的表达方式,网络语言的确为我们的交流增添了不少乐趣和新鲜感。然而,一些不规范的语言大量充斥在网络空间,甚至影响到现实生活中的语言使用的现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有的青少年在作文中频繁使用网络缩写,导致语言表达不清晰、不准确,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更不利于他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是连接全国各地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想象一下,如果每个人都只说自己的方言,在网络世界中各说各话,那么信息的传递将会变得多么困难,文化的交流将会受到多么大的阻碍。现实中,因语言不通而产生的误会,常常让人哭笑不得,还可能影响到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而普通话的推广,能够消除这种语言障碍,让人们更加顺畅地沟通和交流。
在网络时代,普通话更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无论是电子商务、在线教育,还是远程办公、文化传播,都离不开普通话。在企业里,来自不同地方的员工如果能够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那么在与客户沟通时就会更加自信、高效,从而提升企业的形象和竞争力。同样,在文化传播领域,只有通过普通话,才能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我国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推广普通话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举措。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化的国家,普通话能够让各民族之间更好地交流和融合,增进彼此的了解和信任。用普通话交流,传递的不仅仅是信息,更是一种民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网络世界里,普通话更是能够打破地域和民族的界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
那么,在网络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推广普通话?首先,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引导和管理,制定和完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监管,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其次,媒体要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宣传普通话的重要性,通过各种形式的节目和活动,引导广大群众正确使用语言文字。此外,学校作为推广普通话的主阵地,要加强语言文字教育,培养学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习惯。
推广普通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为了让我们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少一些隔阂,多一些连接;少一些误解,多一些认同。每一个公民都要从自身做起,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普通话,在网络交流、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规范的语言表达,这不仅在让我们的生活更便利,更是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单位:德州日报社)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