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玉春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发布“中国企业500强”榜单,山东52家企业上榜,数量位居全国第四。沉甸甸的成绩展现了山东民营企业的实力,其背后是一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的“拼搏”。
“拼”的是创新驱动。山东锚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将科技创新作为核心动力。万华化学深耕化工新材料领域,凭高额研发投入突破技术壁垒,掌握核心技术并应用于高端场景。从行业维度看,与“十三五”末相比,新能源设备制造、动力和储能电池等先进制造业入围500强的企业数量,从23家增至32家,创新驱动下的产业升级成效显著。
“拼”的是产业根基。作为传统制造业大省,山东在化工、机械等领域优势突出,而新型工业化正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潍柴控股立足传统动力系统优势,加速向新能源动力、智能网联领域转型;歌尔股份深耕声学领域,融入智能穿戴、虚拟现实等新兴产业。以泰山钢铁、齐鲁制药为代表的产业链“链主”企业,通过“链长制”构建稳定供需体系、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为产业升级筑牢根基。
“拼”的是发展韧性。过去一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52家上榜鲁企不仅稳住经营基本盘,还实现整体排名前移。数据显示,营收过千亿元的企业达18家,较上年新增1家;山东能源、魏桥创业等省内前十上榜企业,排名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彰显鲁企坚韧的发展底色。
“拼”的是多元活力。山东的上榜企业结构极具代表性,国有企业作为山东经济的“顶梁柱”,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领域拓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民营企业则是山东经济的 “生力军”,在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异军突起,营收过千亿的上榜企业中,民营企业超过半数。近年来,山东推动民营经济做大做强,民营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成为山东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
此外,山东持续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建立梯度培育库,累计精准培育3万余家“种子”企业,目前全省创新型中小企业超3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8万家、“小巨人” 企业1163家,为500强榜单储备了充足“后备军”。
当然,上榜中国企业500强并非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如何将山东企业敢拼敢闯的精神,进一步转化为更多产业的新突破、催生更多优秀企业的崛起,如何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闯出全新路径、打开崭新格局,依然是山东需要持续深入作答的时代课题。
(作者单位:临邑县临邑镇人民政府)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胥爱珍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