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水观澜 | “阴阳菜单”宰客刀,终将砍向商家自己


□鲍文慧

近日,陕西延安宝塔区的一家烤肉店因“阴阳菜单”问题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有网友实地测试发现,在相同菜品消费情况下,本地人和外地人结账时价格竟相差59元。这种“看人下菜碟”的做法,不仅刺痛了消费者的信任,更暴露了个别企业诚信经营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所谓“阴阳菜单”,本质上是商家利用信息差进行价格歧视。据网友爆料,该烤肉店对同一菜品设置了两套菜单,本地顾客能享受“隐形折扣”,而外地游客则被“明码宰客”。这种操作,表面上看起来是“灵活定价”,实则是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等级,用地域标签来替代市场规则。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商家通过隐蔽手段实施价格歧视,既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违背了市场经济的公平原则。这种“小聪明”往往会适得其反,当消费者发现自己被区别对待时,对商家的信任会瞬间崩塌。一旦形成“诚信缺失”的口碑,就很难再修复。

商家辩解称,“阴阳菜单”是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策略,并表示针对本地熟客提供优惠是为了维系固定客源,对外地游客适当提价是为了覆盖成本。但这种逻辑实在经不起推敲。如果成本差异确实存在,为何不光明正大地标注出“本地会员价”“游客体验价”来进行区分呢?若是以维护熟客为由行价格歧视之实,那就暴露了商家对市场规则的漠视。

餐饮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终究还是菜品、服务和口碑。这家烤肉店位于景区周边,本应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窗口,却因“阴阳菜单”问题沦为了反面典型。当游客因为遭受不公平待遇而选择“拔腿走人”后,经营者的收入增量又从何而来呢?短视的商业行为终将吞噬自身发展的根基,“阴阳菜单”宰客的刀,最终砍向的将是商家自己。那些试图通过“阴阳菜单”牟利的商家,或许能在短期内获得一些利益,但终究会被市场淘汰。

对于监管部门而言,需要强化对价格行为的规范。延安宝塔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事件发生后迅速行动,责令涉事店铺停业整改、立案调查,并承诺加大市场监管力度。这种“零容忍”的态度值得肯定,但更需要建立长效机制。要推行统一明码标价制度,要求商家不能“看人下菜碟”;要畅通投诉渠道,确保游客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处理;要加大执法力度,震慑不良商家,让“阴阳菜单”无处遁形。

餐饮行业的烟火气更需要以诚信为底色。唯有摒弃“看人下菜”的短视思维,回归“童叟无欺”的经营本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行稳致远。毕竟,消费者会用脚投票,所有试图挑战公平底线的“价格游戏”,最终都将自食其果。

(作者单位:平原县王杲铺镇中心小学)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

(作者:​德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