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11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位居全省前列,621个省市县三级重点实施类项目已完成投资1400余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100.7%。从工业到服务业,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保障改善民生,2024年,伴随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的出台,德州项目建设乘势而上,一批优质项目竞相启动、快速推进,成为拉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
振兴实体经济 产业项目马力十足
隆冬时节,位于天衢新区的先导科技激光雷达及光电器件产业化项目仍然一派繁忙景象,其中一标段已进入二层主体结构建设阶段,二标段正在进行基础施工。
先导科技项目总投资达50亿元,建成后可生产激光雷达、惯导、射频传感器、激光发射及接收器件、3D模组等10余种产品,填补我市在传感器件、光电器件方面的空白,成为推动德州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又一强劲引擎。
“今年8月31日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在天衢新区和市直多个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们不到4个月时间就完成了40%的工程建设,预计2025年底可建成投产。”先导科技项目负责人金维召说。
一路高歌猛进的,不只是先导科技项目。2024年我市全力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快马加鞭,前11个月累计新开工过亿元招商项目315个,到位资金超300亿元。同时,技改项目全面开花,投资53亿元的华鲁恒升新材料项目将于明年投产。前11个月我市的省、市重点技改项目开工率均达到100%,投资完成率分别为108.36%、103.72%。
服务业同样有一批新项目加紧建设。截至12月上旬,全市新签约服务业项目74个,新落地服务业项目56个。
12月19日,省重大项目——海尔日日顺(禹城)物流产业园项目投产运营,8个智能仓库全部投入使用,预计年可实现流通货物总额百亿元以上。同时,该项目还将与禹城市公铁联运智慧物流港及配套道路管网工程、多式联运暨粮食仓储物流等10个当地项目协同联动,共同打造华北智慧物流产业示范区。
在天衢新区,总投资40亿元的金融中心及数字智慧产业园(金街云谷)项目,一期项目主体结构建设有望于近期完成。金街云谷项目聚焦云计算、大数据、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旨在带动孵化数字经济新业态,促进德州市金融、银行业进一步发展,未来能为天衢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布局新赛道,凝聚新优势,一批高新项目也在我市相继落地。比如人工智能产业,我市招引来一批前瞻性强、成长快的未来产业项目,中泽信AI电梯物联网数据平台现已建成运营,2个元宇宙项目落地德州,宇树科技、强脑科技等8个人工智能项目有序推进。
好项目纷至沓来,源于我市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的不懈努力。
2024年德州“新春第一会”——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聚焦优化环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并出台《德州市服务民营经济发展十二项措施》等政策文件,持续推动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优化完善,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投资和发展信心,掀起了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和高质量招商引资热潮。
夯实发展根基 基础设施密集上新
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必备条件。今年,我市抢抓政策机遇,水利、交通、电力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均有大突破、大发展。
作为全省交通重点项目之一——德郓高速项目(德州至高唐段)德州段路基填筑已经完成82%,为后续路面工程顺利推进和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该项目主线长46公里,起点位于德城区王村店社区,途经德城区、武城县、平原县和聊城高唐县,建成后将在鲁西地区架起又一条南北向人流、物流、信息流主通道。“目前,我们正在督促沿线区县、各乡镇进行冬季备土,为明年开春大干做好准备。项目预计2026年6月底建成通车。”德州市交通运输重点项目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刘东介绍。
2024年,是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史上项目最多、投资最大、任务最重的一年,项目总数达到36个,年度计划投资117亿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 刘振兴 编辑|密霖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