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侯晓雅报道
本报讯 “快到中元节了,我们要为文明祭扫做好有关准备。 ”8月2日,在义渡口镇万安园公墓,周家村党支部书记周广勇正和几名村干部一起张贴文明祭扫标语。万安园是周家村与邻近几个村合用的公墓。
义渡口镇以农村公墓节地生态改造为突破口,以“礼葬惠民”为重点,全面推动丧葬礼俗改革,修订完善了《红白理事会章程》、建成了8处集中公墓,逐步取消散葬墓地,蹚出了一条合民意、能落地、可复制的移风易俗新路径。“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深入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就近就便为百姓提供身后事服务,力争到2025年被列入‘全国移风易俗新试点’。”义渡口镇党委书记孙丽苹说。
众智合议力推殡葬改革
在镇政府主导下,2023年中元节前,万安园公墓在周家村附近的一条河滩边建成。一期占地2184平方米,设计450个双位墓穴,能满足周边初家、大李、周家、解家4个村的祭扫需求。像这样的公墓义渡口镇已经建成8个,全镇耕地内的坟头将陆续迁入公墓。
“入土为安是老百姓关心的大事,我们实行殡葬改革必须经过充分调研、多方商讨,才能既达到建设文明乡村的要求,又让群众对‘身后事’放心。”义渡口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贾桂辉说。
为此,镇政府和村集体召集村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多方商讨公墓建设,并成立了深化殡葬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同时,组织各管区书记、村支部书记、红白理事长等到庆云县、滨州博兴县学习公墓祠堂建设和迁坟的先进做法;组织专人对资源要素、班子建设、村集体经济、村风民风、家族情况进行摸底;进一步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把治丧章程纳入村规民约。事主承办酒席前需向理事会申请备案并登记,理事会成员现场监督落实,减轻群众治丧负担;组织宗族带头人向群众详细对比殡葬改革前后丧葬费用,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
科学谋划公墓祠堂
研究政策“向上争一块”,结合实际“财政扶一块”,压缩预算“集体挤一块”,动员力量“村民捐一块”,这是义渡口镇解决公墓建设资金难题的总思路。
为了高标准建设祠堂公墓,提升村庄整体风貌,8个公墓在建设之前就聘请了专业的设计公司和施工团队,结合实际综合制定方案,优中选优,力争做到美观实用。同时,通过政策激励,少数带动多数,对殡葬改革中积极作为、敢闯敢试的村庄适当增加补贴资金,并纳入村级年度考核;组织其他村庄到殡葬改革成效明显的村庄参观学习。
移风易俗深入民心
“现在村里办丧事,不买棺材、不烧花圈,还取消了披麻戴孝和戏台表演,整个丧事流程下来比原来能省近两万块钱。”冷家村党支部书记冷相升介绍,按照红白理事会的章程,统一宴席标准和治丧流程,火化后入公墓安葬,经济负担减轻了,也保护了土地和环境,村民都非常认可。
村民丧俗观念的转变,离不开政府的宣传和引导。义渡口镇“线上+线下”相结合,利用“聆听半小时”广播、微信公众号、工作群推送等多种形式提高村民对丧俗改革的知晓率;召开殡葬改革推进会议,工作组进村入户面对面宣传,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组、组不漏户,保障政策宣传全覆盖。目前,已组织宣传活动15次。此外,机关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及村两委干部签订殡葬改革承诺书300余份,带头遵守殡葬改革政策,争做移风易俗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