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武城陈仲魁入选省级非遗传承人|让运河船工号子再唱起来(附视频)

陈仲魁(前)在武城县百姓春晚上表演《运河号子》

日前,山东省文化厅公布了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武城县陈仲魁作为运河船工号子代表性传承人榜上有名,系德州唯一。至此,我市已成功申请省级传承人10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省文化厅自2006年开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申报工作,经过各地申报、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复议、现场考察等严格程序,最终确定传承人名单。

船工号子是在起锚、行船等过程中,为配合航运、船务等劳动过程,传唱起来的音乐形式。过去京杭大运河在武城绵延62公里,做船工是附近很多村民的谋生手段,船工号子应运而生。1978年,武城运河断流停运,船工号子也随之衰落。

陈仲魁参演德州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展演

     今年76岁的陈仲魁是武城县李家户镇魏庄村人,曾在武城县司法局、县文化局和文化馆工作,擅长文学、音乐创作。陈仲魁10岁时第一次在运河边听到船工号子,就被时而明快、时而激昂的喊号声深深震撼。2006年武城县文化局对运河船工号子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退休在家的陈仲魁主动申请加入,开始走访运河武城段沿岸,搜集运河船工号子的种种过往,对这一项目进行保护和传承。期间,他找到了85岁高龄的梁永和——被称为“末代号工”的运河船工号子第5代传人,并拜他为师,开始学唱、整理出了原汁原味的武城运河船工号子。

2008年10年,陈仲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了武城运河艺术团,推出了许多喜闻乐见的节目,至今团队成员已经发展到160人,曾登上德州市第二届民间艺术展演、武城县百姓春晚等舞台。

记者 马乐 通讯员 张俊霞

编辑 尹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