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企业群众办事、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突破口。我市全力在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上下功夫,做到定时、定标、定量,全面系统削减审批事项、整合信息资源、优化服务流程,打好‘一次办好’改革主动仗、精准仗。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秀河表示。
围绕企业群众反映突出的“办事难、办事慢”等问题,我市实施了政务服务标准化工程、企业降槛减负工程、群众满意度提升工程、信息整合共享工程、监管提质提效工程“五大工程”,开展优化企业开办行动、优化不动产登记行动、优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行动等“十大行动”,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有效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统一服务标准,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陈秀河介绍,在4月份率先公布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零跑腿”和“只跑一次”事项清单基础上,按照“一次办好”标准,我市编制公开了市、县两级“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在全省较早实现了“一次办好”全覆盖。为推进“一次办好”事项标准化,市直部门统一编制了本系统市县两级“一次办好”事项清单,做到同一事项主项名称、子项名称、设定依据、服务对象、办理条件、申请材料、申请表单、办事流程、办理时限、收费标准等市县“十统一”,确保全市范围内同一事项同一标准。
推行窗口无差别受理。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的商事登记、建设项目审批和不动产登记领域以及各县市区开展“无差别受理”改革,进一步细化量化服务标准,压减自由裁量权,前台窗口人员从“专科受理”向“全科受理”转变,建立起“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政务服务新模式。
进一步压减办事环节。督促指导各窗口部门进一步规范工作规程和办事指南,完善并严格落实收件登记、材料补正通知单等制度,推行一次告知、一表申请,取消无法定依据和不必要的预审环节,实现“凡件必收”,切实解决企业和群众“跑多次”“往返跑”的问题。
优流程、压时限、简要件,破解项目落地难
“‘一次办好’改革,应坚持问题导向,围绕群众反映最多、最突出的问题,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 ”陈秀河说。
企业设立、不动产登记、建设项目施工许可曾经是企业群众反映集中的准入门槛高、办理事项多、流程复杂的突出问题。我市把“3545”作为推进“一次办好”改革的核心指标,全面推进“十大行动”。目前,已实现3个工作日内完成开办企业、5个工作日内获得不动产登记、45个工作日内取得工程建设施工许可证。
陈秀河表示,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难度最大,其中关键是削减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串联变并联、规范中介服务。为此,我市出台了项目落地30条保障措施,从规范投资审批要件、优化并联审批流程、创新审批服务方式、完善项目审批机制等4个方面,对加强项目落地保障做出了详细规定。全面复制先进地区经验,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和工业“标准地”出让,一般工业项目政府审批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其他投资建设项目不超过30个工作日。
今年引进的华创融盛展示道具研发及生产项目,从选址、设计审批、清障拆迁、土地征收申报到开工建设仅用了4个月。谈及其中原因,陈秀河表示,我市在东部城区实行了“提前评审、并联审批、限时办结、逾期默认”审批机制,部门预审和用地审批“双线并行”,推行“开发建设指挥部-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两级决策模式,进一步提升决策效率,项目落地比以往节约时间50%以上。
攻难点、治痛点、疏堵点,促改革落地生效
在抓好县市政务大厅、乡镇便民服务中心、村级便民服务点规范化建设的同时,我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提供信息技术支撑,以数据共享推动业务协同,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政务服务模式。陈秀河表示,下一步,我市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从三个方面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一次办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地生效。“攻难点”。对各类审批事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全部下放。在市、县两级和市属省级以上开发区建立行政审批服务局,除部分专业技术水平要求高的事项外,将其他部门单位的行政许可及其关联事项全部划转到行政审批服务局, 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把工作重心向事中事后监管转移,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全面开展中介服务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中介服务机构退出机制,严查“红顶中介”,决不允许违法违规的中介服务稀释改革红利。
治痛点。积极推行“网上办”,做到各类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提高网上办理比例。对复杂事项实行帮办代办,需要勘察、审查的马上响应、联合办理、限时办结。完善基层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功能,将审批服务延伸到乡镇社区。在民生领域深化“一链办理”改革,把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事项按链条进行优化整合。深化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推进行政审批服务局建设,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
疏堵点。进一步清理整合分散、独立的机房、网络等基础设施和政务信息系统,加快推动各窗口单位应用系统上云,着力打破信息孤岛。强化政务信息资源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按需共享、交换、互认。在各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不打烊服务专区,配置自助终端和配套设备,开发自助申报、查询等服务功能,实现办理事项随时申报、办事信息随时查询、办件结果随时领取,为企业和群众提供24小时不打烊服务。
记者|邓静 通讯员|杨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