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 破解规模化经营难题

10月17日,记者走进临邑县临盘街道前杨村,了解到由该村党支部领办的前杨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经营得红红火火:共流转土地800余亩,与省农科院对接合作,实施“玉米+大豆”间作500亩,“玉米+花生”间作300亩,亩均可增收300元。另外,引进创客资金,建设了占地10多亩的向日葵迷宫和45亩的黄金菊花海。据介绍,这些项目预计可为前杨村带来集体收入20余万元。

去年以来,我市通过推进农村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服务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为破解“三农”问题,推进农业现代化找到了发展路径,从根本上提升了农村党组织组织力,强化了政治功能、服务功能。目前,首批启动798个村,入社农民4.05万户,集中经营土地24.06万亩,户均年增收2000元左右,村集体年收入3万元以上。

尤其是,全市各级立足实际,创新探索了“四个四”新机制,充分释放了蕴藏在广大农村群众中的生产力,破解了农业规模化经营难题,大幅增加了农民收入和村集体收入,同时增强了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找到了一条农业大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创新四个机制,组织农民抱团发展

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适度规模经营是“快车道”。如何把农民有效地组织起来是难点,我市按照“土地变股权,农民当股东,有地不种地,收益靠分红”的改革思路,在合作形式、经营主体、运转机制、分配模式四个方面加大探索,形成了新机制。

在合作形式上,农户以土地承包权入股,一般每亩为一股,形成村集体拥有所有权、农民享有承包权、合作社行使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在经营主体上,支部成员依法通过选举成为合作社负责人,并由村民选出信任的种地能手参加。对参与合作社经营管理的人员,合理确定误工补贴标准,并在合同章程中予以明确。在运转机制上,以职业农民机械化作业代替传统耕作,社员不交一分钱。每个乡镇建设1处为农服务中心,合作社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种子、肥料、农药等“统购”,耕种、灌溉、防治、收割等“统管”和农产品“统销”。在分配模式上,合作社实行“保底收益+二次分红”,年终核算全年的收入、成本、费用及盈余,从净利润中按比例提取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开展公益事业,其余再次分配给社员。

如,2017年11月9日,平原县前曹镇郑庄村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进行了第一次分红,全村共有115个农户、1014亩土地参与秋季分红,亩均分红548.16元。“每亩土地入股后,有两次分红,在保证农户最大收益前提下,还要保证集体收益,只有这样,合作社才能不断扩大再生产,二次分红的50%作为集体收益,其中35%作为合作社经营管理者报酬,15%作为集体资产。”郑庄村党支部书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传蓬告诉记者。

坚持四个原则,积极稳妥推进

金灿灿的玉米堆满了场院,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烘干机等农业机械一应俱全。“华辉土地股份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现经营耕地面积1360亩,其中,苗甫庵村75个农户、1010亩耕地全部入社,周边东张、西郑2个村部分农户主动要求加入。”临邑县林子镇苗甫庵村党支部书记、华辉土地股份合作社理事长蒋克辉介绍。

华辉土地股份合作社对土地收益实行“保底+二次分红”模式,按照每年每亩“双六百斤”粮食作为保底收入,确保农户收益最大化。同时,合作社统一为托管土地购买政策及商业保险3份,确保在遭遇灾害的年份社员依然可以最高获得每亩1250元的保险赔偿。“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在不改变土地用途和原有承包关系的前提下,把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土地集中起来,实现规模化经营,极大释放了农村生产力,实现了农民变股民、资源变资产,是基层群众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生动实践。”林子镇党委书记盛慧说。

为确保积极稳妥推进,市县两级均成立领导小组,并由党委书记任组长,办公室设在组织部,明确“支部主导、群众自愿、风险共担、集体增收”四个原则,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先行推开、成熟一批、推行一批,不搞一刀切、不设时间表,支持、鼓励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同时,坚持进社自愿,退社自由,退出保留原地,不改变土地用途和原有承包关系,不准借机调整土地,切实保障群众合法权益。

细算四笔账,实现好收益

对党支部领办创办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好处,宁津县保店镇陶庄村党支部书记宋成槐给记者算了成本、增产、务工、政策四本账。成本账,合作社统一购买农资产品及大型农机作业,和一家一户分散种植比,亩均成本降低150元。增产账,通过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单产和质量,每亩每年增产粮食200斤左右。规模化经营去掉了沿用多年的地埂、田间路,新增土地10%至15%,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务工账,合作社专人全程负责耕种和管理,在家留守老人和妇女不用再照顾庄稼,专心从事养殖、加工等项目,或者直接到合作社打工挣“双份钱”。外出务工人员安心在外挣钱,农忙时节不再奔波返乡,每人每年至少节省1000元。政策账,土地规模经营享受到国家种粮补贴,减少了种植成本、增加了“股东”收入。

放大四个效应,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

从德州实践看,由党支部领办创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农村党组织组织力的重要载体,放大了基层组织建设、“放心农场”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四个效应,一举多赢。

“过去,很多基层党员反映,组织生活无事可议,党员参与度不高。自从有了合作社,这些村党支部的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等组织生活有了鲜活生动的内容,党员们都踊跃参与,组织凝聚力不断增强。”平原县桃园街道西杨村党支部书记杨春安介绍,如今他们村不仅组织生活有声有色,而且广大农村党员还通过无偿为合作社浇地、喷农药等形式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充分发挥了党员模范带动作用。同时,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业“新六产”,和农业公司合作专门种植糯玉米,县乡农业专家全程跟踪指导,效益比普通玉米高一倍。目前,全市已有134个土地股份合作社与51个农业公司开展合作。

记者 杨德林 通讯员 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