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迎来又一次大发展的春天。11月15日至16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贯彻全省民营企业家座谈会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坚定不移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央、省委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在前不久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重申了支持非公有制经济“三个没有变”,为民营经济敲下了“定音锤”,让民营企业家吃下了“定心丸”,传递了比黄金更珍贵的信心。
机遇来临,关键要抓住用好;春天来了,关键要春风“化”雨。中央、省里密集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非公十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45条、扩内需补短板促发展42条,又刚刚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35条,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了丰厚“政策红利”,规格之高、力度之大、措施之实,前所未有。面对机遇,需要立即行动。全市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会上,共有28位民营企业家进行了讨论发言,期间参观考察了保龄宝、通裕重工、景津、德药制药等代表性企业,解读了国家、省、市有关政策,提出了加快发展的意见建议。抢抓机遇贵在行动、贵在狠抓政策落实落地、贵在着力破解难题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要大力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非公有制经济要健康发展,前提是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健康成长”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更需要强化内因,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形成外因动力强大、内因活力增强,外因内因共同发力的生动局面。历史地看,德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历程,就是企业家精神高扬的过程,我市优秀民营企业家白手起家,靠坚韧不拔、执着打拼,一步步发展壮大。向质量发展转型,需要广大企业家转变理念,提升境界,弘扬现代企业家精神,完善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管理能力,当好新旧动能转换、“双招双引”、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要优化发展环境。近几年,全市上下践行“政府创造环境、企业创造财富”理念,启动“三个100”企业培植工程,实施重点企业“三航”培植计划,开展“进企业、解难题、促发展”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无还本续贷业务,为民营经济发展力施阳光雨露。今后,要加强制度供给,制定更加务实管用的发展政策,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改革,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全力打造民营经济发展“金牌环境”,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机遇承载使命,挑战考验担当。我市民营经济起步较早、基础较好,近几年,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理念要求,加大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引进人才和先进技术,为高质量发展打下了较好基础。当前,民营经济又一次大发展大跨越的号角已经吹响,只要我们提高政治站位、加强党的领导,团结一心、奋发有为,就一定能迎来德州民营经济发展新春天。
本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