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政策护航培植,搭建平台破解瓶颈,深化改革做优环境——
民营经济之于德州,分量几何?一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去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6.7%的税收、83.4%的国内生产总值、86%的技术创新成果、98%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9%的企业数量;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名牌名品85%以上由民营企业创造。
眼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营经济正遭遇着来自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的重重堵截。
如何带领民营经济走出困境?
事实上,我市从未忽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从出台政策护航培植、奖才补才,到搭建平台引才引智、引资引商,再到深化“一次办好”降成本、减负担、优环境,多措并举、组合发力,使德州真正成为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城市。尤其随着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更多利好政策持续叠加,民营经济必将迎来又一次大发展的契机。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影响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银行抽贷、压贷,是民营企业的噩梦。但在德州,民营企业家们却感受到无还本续贷政策带来的暖意。
无还本续贷解决了企业融资难题。中椒英潮引进的新设备——码垛机器人
去年3月份,我市在全省率先落实中国银监会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民营企业因此大大降低了倒贷风险和成本。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自去年以来,通过无还本续贷业务节省了500万元融资费用。
与此同时,随着“三航计划”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扶持。
数据显示,目前我市累计为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217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3亿元。前三季度,市内银行支持企业贷款1.47万家,较年初增加1945家,贷款金额1170亿元,较年初增加30.7亿元,初步扭转了近年来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低位徘徊的局面。
民营经济是我市发展最大的“潜力股”“绩优股”,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市民营经济依然处于缺大少强、山低峰少的发展阶段,单就重点扶持的“三个一百”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0亿元的占到90%,低于5亿元的占到62%。
德州“百企下南洋”代表团对接中国驻印尼使馆
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降成本难、要素保障难、创新难、人才引进难等瓶颈。
如何补齐短板?
——走出去,为企业开辟市场拓空间。
——引进来,为企业发展凝聚优质要素。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奏响民营经济发展最强音。目前,德州有370余家企业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涵盖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八届资本交易大会合同融资200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千亿元,通过资本交易大会这一桥梁纽带,已有500余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与德州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2016年以来,连续举办三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吸引来自30余个国家、1.2万名人才与我市产业和用人单位精准对接,签订人才引进、技术合作协议740项,有力促进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企业办事难、办事繁,一直是民营企业的一大困扰。
围绕“一次办好”改革,我市在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上加大马力。实施优化企业开办、优化不动产登记、优化工程项目审批、营商环境评价等在内的10个专项行动;专门出台了《德州市建设项目落地保障实施办法》,提出项目落地30条保障措施,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和工业“标准地”出让,切实提升办事效率;建立一个攻坚战、一套方案、一个市级领导牵头、一个部门守责、一个工作专班的落实推进机制。
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企业家座谈
未来,我市将推进无差别化“一窗受理”,更多事项的“一链办理”,更高水平的“一网通办”,通过减流程、减材料、上门办、快递寄等方式,推动“跑多次”优化为“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投资建设项目落地速度在加快。
在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更多“政策红包”被释放。当日印发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讨论稿),明确提出一系列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德州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来了。
查看原文:
让民营经济迸发活力
民营经济之于德州,分量几何?一组数据颇能说明问题:去年,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56.7%的税收、83.4%的国内生产总值、86%的技术创新成果、98%的城镇劳动力就业、99%的企业数量;发明专利、驰名商标、名牌名品85%以上由民营企业创造。
正是民营经济成就了德州发展,书写了德州历史,也必将创造德州的未来。
然而,眼下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民营经济正遭遇着来自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三座大山”的重重堵截。
如何带领民营经济走出困境?
事实上,我市从未忽视民营经济的发展。从出台政策护航培植、奖才补才,到搭建平台引才引智、引资引商,再到深化“一次办好”降成本、减负担、优环境,多措并举、组合发力,使德州真正成为让企业充满活力的城市。尤其随着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更多利好政策持续叠加,民营经济必将迎来又一次大发展的契机。
让“黄金政策”发挥“黄金效应”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影响我市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瓶颈,而银行抽贷、压贷,是民营企业的噩梦。但在德州,民营企业家们却感受到无还本续贷政策带来的暖意。
去年3月份,我市在全省率先落实中国银监会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积极推广实施无还本续贷模式,经央视新闻联播作为“地方创新举措和生动实践”予以报道后,迅速在朋友圈刷屏,赢得各方一致点赞。
民营企业更是因此大大降低了倒贷风险和成本。中椒英潮辣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受益企业之一。该公司董事长谭英潮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公司成功办理6笔无还本续贷业务,不用还款就得到了续贷,为企业节省了500万元融资费用,并且通过市融资担保公司担保新增授信2000万元。
更可喜的是,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传出积极信号,利用这一政策解决企业“过桥”“断档”之忧,在我市将成为常态。按照规划,今年所有银行机构都将开办无还本续贷业务;2020年前,无还本续贷受益企业将达到2000户。
多方合力做好民营企业融资“几家抬”,已经成为我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生动注脚。
与此同时,随着“三航计划”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享受到“真金白银”的扶持。谷神集团曾面临1亿元贷款限期全额还清的巨大压力,但是在“三航计划”的助力下,仅用了一天时间,问题便迎刃而解;德州齿轮有限公司列入“三航”培植计划远航名单仅4天时间,市融资担保公司为企业提供续贷周转金700万元;山东禹王生态实业有限公司通过“三航”计划,获得3000万元续贷资金……
数据显示,目前我市累计为企业办理无还本续贷业务217亿元,为企业节约财务成本约3亿元。前三季度,市内银行支持企业贷款1.47万家,较年初增加1945家,贷款金额1170亿元,较年初增加30.7亿元,初步扭转了近年来信贷支持实体经济低位徘徊的局面。
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加强“银政企保”合作,引导和推动金融机构敢贷、能贷、愿贷;对符合结构优化升级有方向、有市场前景的民营企业进行必要财务救助,让“真金白银”有诺必践,让“黄金政策”真正发挥“黄金效应”。
搭建最优平台融资融智融商
民营经济是我市发展最大的“潜力股”“绩优股”,但不容忽视的是,我市民营经济依然处于缺大少强、山低峰少的发展阶段,单就重点扶持的“三个一百”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低于10亿元的占到90%,低于5亿元的占到62%。
民营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降成本难、要素保障难、创新难、人才引进难等瓶颈。
如何补齐短板?拿出最大决心,搭建高质量融资、融智、融商平台,为德州民营经济发展开道路、清障碍。
——走出去,为企业开辟市场拓空间。今年6月27日至7月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飞挂帅“百企下南洋”活动,亲自带领17家企业21名企业家组团找市场、寻合作。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历时10天,3国4城,举办15场商务对接活动。期间,德城区德隆博德尔环保装备有限公司收获了7个意向客户,累计工程总承包投资额度近亿美元,设备出口额度达到5000万美元;武城春明机械与印尼客商达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额近900万元人民币。
在“百企下南洋”活动中成功签约柬埔寨辣椒产业园项目的中椒英潮辣业有限公司,今年其鲜椒酱这一爆红产品又成功拿下缅甸、越南市场。“感谢这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商务对接活动,企业只有经常走出国门,才会开阔眼界,形成国际化布局。”谭英潮说。
——引进来,为企业发展凝聚优质要素。今年以来,我市先后举办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等重大活动,为企业融资、融智搭建广阔平台。正是得益于京津冀鲁资本技术交易大会上的一次对接,德州华源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融到来自资本市场的投资,为企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奏响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强音。目前,德州有370余家企业与东盟国家开展经贸合作,涵盖农副产品加工、纺织服装、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八届资本交易大会合同融资2000多亿元,实际到位资金近千亿元,通过资本交易大会这一桥梁纽带,已有500余家国内外投资机构与德州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2016年以来,连续举办三届“智汇德州”人才创新创业周,吸引来自30余个国家、1.2万名人才与我市产业和用人单位精准对接,签订人才引进、技术合作协议740项,有力促进了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转型升级。
“一次办好”打造发展“金牌环境”
企业办事难、办事繁,一直是民营企业的一大困扰。
今年7月份,我市党政考察团赴南方学习,大家普遍感受到,苏浙粤的发展史和阿里巴巴的成长史表明,哪里的办事环境更优、审批政策更宽、突破力度更大,哪里的民营企业发展更茁壮,地区发展更快速。
围绕“一次办好”改革,我市在营造优质营商环境上加大马力。实施优化企业开办、优化不动产登记、优化工程项目审批、营商环境评价等在内的10个专项行动;专门出台了《德州市建设项目落地保障实施办法》,提出项目落地30条保障措施,推行“拿地即开工”审批模式和工业“标准地”出让,切实提升办事效率;建立一个攻坚战、一套方案、一个市级领导牵头、一个部门守责、一个工作专班的落实推进机制。
一套组合拳之后,我市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德州交投物流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马玉贵就感受到了高效服务带来的便利。11月15日,马玉贵在市政务服务大厅领到了营业执照,整个办理过程只用了半个多小时,真正实现了即来即办。
据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隋力介绍,为切实提高企业办理证照的时效,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商事登记、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社保服务等6个“一窗受理”板块,将以前一个部门一个前台的“摆摊设窗”受理模式改革为“一个窗口”对外的服务模式,实现了行政审批多事一流程、一窗办多事。
未来,我市将推进无差别化“一窗受理”,更多事项的“一链办理”,更高水平的“一网通办”,通过减流程、减材料、上门办、快递寄等方式,推动“跑多次”优化为“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
投资建设项目落地速度在加快。10月24日,市政务服务中心组织召开的关于德州绿地创新谷项目等5个项目的联审联办会议,让德州绿地创新谷项目负责人冯秀环感受到高效的“德州服务”。
会议搭建起项目建设单位与相关职能部门面对面交流的桥梁;5个项目全面纳入联审联办程序后,市政务服务中心管理办全程指导项目审批流程,确保项目早落地、早投产。
在全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更多“政策红包”被释放。当日印发的《关于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讨论稿),明确提出一系列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政策举措。金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庆平说,如此大规模动员社会资源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让他感到温暖、干劲倍增。乘着民营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他将放下包袱、振奋精神,甩开膀子大干一场,力争将金能科技打造成业内一流公司。
记者|任立松 李榕 通讯员 孙玮
编辑|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