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在老德州人的记忆深处,有难以割舍的海子。“海子”一词源于蒙语,同北京的北海、什刹海是一个理儿。旧时德州城内遍布大小坑塘,人们称其为海子。
海子的形成
海子的名字是就着附近的地名来的,如:九道弯海子、北小市海子、妈妈崖海子、吕家街海子等等。当年有大小海子72个,总面积达2.5平方公里,比德州城占地面积的一半还多,总蓄水量近300万立方米。清代诗人程先贞曾赋诗:“屯氏犹然是旧河,一湾古水不扬波。”
九河奔流成就德州的海子,这是清田雯绘制的九河图
海子的形成得益于大运河的水,也得益于大禹时代的九河。《尚书·禹贡》记载,当时黄河流至下游后“播为九河”,其中五条河至今仍在德州境内。由于旧时治理水平有限,夏秋两季时常洪水泛滥。九河与运河的决口、改道,让河水洋溢在德州的大街小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海子。
德州的海子不是死水,而是通过地下涵道串联在一起,不仅净化了水质,更是当年市区防洪排涝的主要力量。每年雨季来临,多余的水就会通过海子流入京沪铁路护路沟,在桑园镇汇入萱蕙河。现在,每当大雨来临,雨水主要流到东沟,也就是岔河沿线。
一年四季的馈赠
海子是德州人生活的一部分。
因为在马家海子的东侧,小街得名马海东街
德州柳树多,当柳树开花的时候,人们还穿着棉衣,但春天悄悄来了。这时候,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做柳笛,折下—根手指粗的柳枝,两端拿小刀切割齐整,或者用指甲划一道,然后轻轻拧一拧,使绿色的树皮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枝,一只柳笛就出现了。柳笛含在口里的一段要把青皮剥去一小圈,这样才有音调的变化。坐在海子边,面朝一汪清水,边做柳笛边聊天边显摆,春天把歌声藏在柳树的枝叶里,孩子们就有本事把这歌声找出来。
夏天和秋天,孩子们放学回家经过海子,看人在一湾清水岸边钓鱼,看人捞小蝌蚪,看盘旋点水的蜻蜓。或者随手捡一块瓦片一扔,看久久不散的涟漪。赶上最闷的时候,还会“翻海子”,就是水里缺氧,有的鱼死了翻着肚皮,有的像喝醉了一样慢慢晃悠,有的浮到水面上冒着泡。远近的人们都提着桶、端着盆,拿着网抄子去捞鱼。男人们各显其能,会水的在深水里捞,不会水的在浅水里抓。孩子们的欢叫声,女人们的说笑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万家灯火时,很多人家都飘溢出鱼香。这就是海子的馈赠吧。
在德州的古籍中,海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位于城内东北角的北海子周边,是每年道教中元节的法会场所,热闹非凡。1848年春天,海子边上忽然裂开一道大缝隙,谢生捡到一个能装1000多斤粮食的大瓮,黝黑发亮,里面还有一个石质的砚台,抬回家后,就看到瓮里浮现出仙、佛、美人、甲士等人影,周围人们边围观边称奇。
明月湖往昔
发展到今天,德州留下来最大的海子是明月湖。
上世纪60年代初的东方红路,左侧水面就是开挖前的新湖,当年最大的海子
明月湖俗称新湖,由东、西、南三块湖面组成。解放前,这里是城外东南的一片大洼,芦苇丛生。日本鬼子占领德州期间,这里又建设了窑厂,有21个窑,烧窑就要用土,这片区域更低了。这里有一条不宽但平整的东西路,是德州向东的主干道。日本鬼子曾经把这条路铺成柏油路面,从运河西的兵工厂一直延伸到三育村,也就是目前二中位置。
1958年,德州市邀请南开大学师生对城市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其中的“文化休息公园”部分就是对新湖进行的第一次规划:西起解放路,东至湖滨路,南起东风路,北至东方红路。这个规划与今天明月湖景区范围几乎一致。
上世纪80年代初的新湖
1969年10月至1972年10月,为调节市内蓄水能力,由德州军分区与水电十三局联系,开挖新湖。首先动工的是世纪广场南边的水面。完工后,水面南北长300米,东西宽450米,深3米,面积10万平方米,挖土总量为32万立方米。第二个开挖的是原德州市政府南边的水面,南北长260米,东西宽224米,深2米,面积3.7万平方米,总土方量7.5万立方米。第三个开挖的是园林处南边的水面,南北长280米,东西宽460米,深4米,面积10万平方米,总土方量10万立方米,在开挖这里的时候,还考虑了以后的景区建设,预留了湖心岛。
1974年,在新湖的东南角,填湖修建了原德州地委机关。新湖里面有一座著名的桥和一座著名的山。
桥是明月桥,三孔,是1987年建设的。环湖还建了少女晨读、跳水运动员、白天鹅群雕塑,一直用到今天,当时投资86万元。
山是假山,三个湖面相接之处就是所在地。明清以来,这里有一座药王庙,香火很旺盛,每年药王生日这天,就是德州最大的庙会开始的时候。1955年,在药王庙原址上建起玻璃厂,后来改成沥青厂。1968年沥青厂着大火,药王庙被烧毁了。1981年,环绕当时玻璃厂遗留下来的烟囱,砌筑叠翠山,由苏州古建队施工,山基1800平方米,山顶起名义和峰,亭子叫药王亭。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