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脉 | 上世纪50年代,意气风发的翻身女性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上世纪50年代,解放后的德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女性也焕发出了无限生机。60年一甲子,女人始终好看。岁月荏苒,风华永存——读女人的美,就能读出时代的精气神和那个年代的审美能力。

自己找婆家

1950年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法律,它的诞生,将广大妇女从旧的婚姻家庭制度中解放出来。


50年代,宣传婚姻法,妇女乐开了花

“巧儿我自幼许配赵家,我和柱儿不认识我怎能嫁他?我的爹在区上已经把亲退,这一回我可要自己找婆家呀……”在上世纪50年代,这一段出自评剧电影《刘巧儿》的唱腔瞬间风靡全国。在当时,“自己找婆家”堪称是石破天惊之语。《婚姻法》只有27条,但它彻底颠覆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婚姻。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央颁布的《婚姻法》以及山东分局的指示精神,德州专员公署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婚姻法》的指示,全区各地掀起了学习宣传贯彻《婚姻法》的高潮。专区及县市各单位利用召开各种会议的有利时机,在干部中广泛宣传学习《婚姻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并配合当时全区开展的镇压反革命、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等各项政治运动,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大力开展了《婚姻法》宣传教育活动。另外,在农村很多区、乡、村,则利用冬学识字班、读报组、黑板报、土广播等方式广泛宣传《婚姻法》,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新的婚姻制度有了初步认识。各县市建立了婚姻登记机构,配备了干部,开展了具体工作,对隐瞒虚报年龄、不登记、不领结婚证、包办买卖婚姻、轻率离婚、结婚、早婚、虐待妇女等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使《婚姻法》初步得到贯彻执行,司法部门还配合调解、解决婚姻问题上出现的各类矛盾和问题。据统计,1951年,全区8个月受理婚姻案件2831起,占民事案件的52%,自由结婚的新夫妇有1620对,寡妇自由改嫁成为普遍现象。


结婚证

但是,由于几千年封建婚姻制度根深蒂固,包办半包办婚姻还占相当比例,青年男女自由恋爱仍然为一些人讥笑和阻挠。为了深入宣传贯彻《婚姻法》,中央将1953年3月定为宣传贯彻《婚姻法》运动月。按照中央和山东分局有关要求,德州专区及各县市成立了贯彻《婚姻法》委员会和贯彻《婚姻法》办公室。活动中,全区集训和普训县、区、乡村干部12100多人,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宣传员“分工包干”逐户走访、座谈、黑板报、宣传画、广播等各种形式,使全区70%以上的人受到了《婚姻法》教育。这一时期,《小二黑结婚》《梁山伯与祝英台》《柳阴记》《白蛇传》等一批颂扬男女平等、恋爱婚姻自由的文艺作品,被口口相传。大规模的《婚姻法》宣传运动取得了显著效果,全区虐待妇女、早婚、包办买卖婚姻、干涉婚姻自由、重婚、不符合法律手续结婚现象大大减少,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逐步深入人心。据齐河八区调查,自学习贯彻《婚姻法》运动以来,共有结婚的66对,其中儿女做主、征求父母同意的40对,占60%;父母做主、征求儿女同意的26对,占40%;解除婚约的33例。夏津二区张庄乡香昭村,120户,16岁至46岁的有216人,有80%的人受到了教育;29名党团员都支持婚姻自由,平均每人向群众宣传《婚姻法》8次,仅村长1人就解决妇女受虐待问题10余起。

在婚姻自由思想的主导下,随着婚姻自由的普及,50年代初,德州出现了第一次离婚高潮,很多人正是在这时候第一次意识到,原来女人是有权“休夫”的。据统计,1952年1至9月份,全区自由恋爱结婚的6633对,离婚的8761对。长期积累下来的封建婚姻关系得到了一次彻底清算,比如旧社会延续下来的一夫多妻、童养媳、小女婿等。

文盲“睁开了眼”

“太阳升起,红光满天,文盲睁呀睁开了眼……”上世纪50年代,无数人唱着这首广为流传的《扫盲歌》,加入了扫盲大军。

新中国刚刚成立时,我国的文盲率高达80%。文盲成为新中国发展道路上的拦路虎。为解决这一问题,一场轰轰烈烈的扫盲运动在全国展开。1950年11月25日,德州专署发出“冬学”运动的通知,冬学又称“灯学”,就是组织农民一年四季晚上掌灯学习,内容以学文化为主,也进行时事、政策和技术培训,当时参加冬学的有27万人,成为广大农民生活中极为重要的部分。


妇女们以极大热情投入到了学习中

1952年4月,《人民日报》发表《普遍推行速成识字法》的社论。5月,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开展速成识字法的教学实验工作。8月19日,地委下发了《中共德州地委关于扫除文盲工作的计划》,要求全区于1952年冬至1953年春完成全部区级与乡级以上干部和51万青壮年男女农民(妇女约占二分之一左右)及全部工人的扫除文盲半文盲工作,使每人能认2000字左右,并能阅读一般书报。为了加强领导,地委成立了专门的速成识字法推行总委员会,各县(市)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由县(市)长任主任,吸收政府文教科、党委宣传部门、青年团、妇联、工会等人民团体干部及其他有关人员(如某些民师、小学教员、文化馆人员)参加。9月13日,中共中央发出《推行速成识字法,开展扫除文盲运动的指示》,要求推行祁建华创建的速成识字法。根据中央指示,地委于12月19日下发了《中共德州地委关于大力开展冬学运动,重点推行速成识字法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在推行过程中必须掌握“典型实验、由点带面、稳步前进、既速又成”方针。由于教师少,1952年底,全区举办了两期骨干教师训练班,培训骨干360人,各县市训练民师9000多名。同时提倡“十字先生” “百字先生”;“亲教亲,邻教邻,夫妻识字,爱人教爱人,儿子教父亲”,德州城乡呈现出一片“读书声声响,处处是课堂,互教又互学,师生大家当”的热烈场面。

为了把更多迫切要求学文化的人组织起来,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被创造出来:工厂的“车间学校”、农村的“地头学习小组”、妇女的“炕头学习小组”等等。


经过培训,这些人成为扫盲识字班的老师

妇女占到农村人口的一半,她们长期以来远离知识与文化,扫盲运动打开了农村妇女追求解放的大门。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第一部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宣传学习《婚姻法》成为“冬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到1953年底,地区建立基点4处,县市建立基点57处,区建立基点127处,乡建立基点770处,有学员60997人。经过集中学习,大多数学员能看懂普通书报、刊物,能写300字以上的应用文章,基本达到了扫盲速成的要求。

1959年,宁津县被国务院命名为“文化县”,荣获中央扫盲委员会主任陈毅亲笔题写的奖旗一面。11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专门文章,介绍了该县办农民教育的经验。

踊跃参加大生产

“鸡叫三遍亮了天,放下锅铲拿起锨,八个大嫂跑得快,公社田里闹深翻。地球从来不讲穿,千年一件旧布衫。今天翻新给你看,还要把那穷根儿剜。”这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很流行的一首民歌。描述的是解放初期,广大妇女踊跃参加大生产的火热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群众情绪高涨,国家各项事业迅速恢复,德州经济也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特别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顺利结束后,德州地区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710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2544万元,一下子增长到12717万元。

50年代,收获丰收喜悦的武城女性

“妇女能顶半边天。”在当时激动人心的形势下,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响应号召,纷纷踊跃投入农业大生产运动,不怕苦不怕累,与男人肩并肩作战,干得热火朝天;广大城市妇女也意气风发,走出家门参加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以空前的热情,加倍努力地工作。

特别是在农村,在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的热情激励下,广大妇女干劲十足。许多地方不避风雪,挑灯夜战。“抓晴天,抢阴天,小风小雪是好天,汽灯底下是白天,争取一天当两天”的豪言壮语,反映了这种苦干精神。


1959年秋,武城县董王庄大队的场院很忙很丰收,妇女孩子齐上阵

德州市黄河涯公社开展的深翻地运动中,全公社的劳动力统一组织起来,到各村统一翻地。农田里,工棚一排排,红旗招展,人山人海,黑白连轴转。工地广播喇叭声声,播放战斗口号。配合着深翻地,展开了熏肥运动。村口地头、房前屋后挖了很多半米深的坑,把麦秸、秫秸等扔到坑里,培起土堆点燃后熏肥,还有的村民拆掉了老房、土炕,交给集体做肥料……

虽然当时生产条件艰苦,但广大妇女高涨的劳动热情和拼搏精神,至今令人感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