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市住建局:公示监管“码”上办 工地安全大提升

为解决传统项目信息对外公示成本高,信息不全面,更新不及时等问题,禹城市住建局围绕安全监管工作中的难点重点,提前谋划,认真研究,积极探索“二维码+”公示监管模式,引进了二维码信息化对外公示系统,推行一工地一码,找到一条“小应用小成本解决大问题”的路子。

数字赋能,动态公示。通过工地二维码信息化公示牌,建立“住建局-项目-人民群众”三级互动体系,帮助建筑工地实现信息公示的动态化、公开化,人民群众及主管部门通过扫码就可实时掌握项目动态信息。

扫码管理,便捷高效。项目员工可以使用手机扫码对项目重大危险源、重点岗位进行登记管理,对重大危险源的基本信息和监控情况进行录入,也可以完成日常检查巡查和信息上传平台,系统将自动为照片添加位置、时间水印,大大提高工作的时效性。同时,企业各层级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平台随时了解安全生产情况,做到隐患整改流程清晰,责任到人,线上闭环销号。此模式的应用让人力资源从繁重的、重复性的事务中“解脱”出来,保证了项目安全管理高效便捷,有效倒逼项目落实各项法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让安全管理标准化建设贯穿于项目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全过程。

分类监管,提升效能。监管部门开展安全督导检查后,在系统平台填写检查时间、被检查单位、检查人员、检查情况、存在问题隐患等,检查人员及企业负责人现场签字后现场上传至平台,所有隐患整改情况可以实现透明化管理。通过平台,随时掌握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和隐患整改情况,并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同时,对企业区分“红、黄、蓝、绿”四色实施差异化监管,对风险高、管控措施落实差的企业,一律“红牌”警示,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对风险低、管控措施落实到位的企业,予以“绿牌”展示,减少检查频次,对分值低且隐患不整改或整改不力的企业采取从严执法、约谈主要负责人等措施。

扫“码”举报,方便快捷。市民和企业员工可直接扫描“安全码”匿名举报问题隐患,对项目存在的安全生产隐患以及违章违规等行为进行监督举报,通过“上传图片”的形式上传附带水印的照片证据,相关部门即可掌握举报信息。对于存在连续多次被举报且查实、长时间不整改或查纠隐患等问题造成长期“红码”的企业,将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实施重点关注和管理。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赵越 编辑|邢仁宇

审核|刘春杨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