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文脉 | 票证时代德州的粮店和煤球厂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老百姓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今天,我们说一下票证时代和粮油、煤球有关的那些事。

分片经营的粮店

米和油要到粮店去买。粮食统购统销以前,德州市民买粮食,要到由德州粮食分公司委托的9个消费合作社去买。机关团体、工厂企业和学校等集体伙食单位和面食业用粮,则到粮食分公司设在旭升街的粮食销售门市部购买。

上世纪90年代的粮油店,经营品种比较多

1953年11月,实行粮食计划供应后,原有粮食销售网点撤销,在其基础上,由66家个体馒头户、火烧铺、小磨坊等组成了18处粮食代销点,从业人员70名,负责供应街道居民粮食。1955年5月,德州市组建了6个粮食销售门市部,取代了原有供应模式。门市部不仅负责供应居民用粮,同时对私营粮食代销点进行监督管理。1956年4月,私营粮食代销点取消,店员采用“一步登天”办法,全部转为国家职工,同时增设6个国营粮店,方便了群众购粮。此后,随着粮食供应量的增加,粮店也越来越多,据1985年的统计,当时德州市有大小粮店22家、机关粮店1家。

各家粮店均管辖着不同的范围,旭升街的第一门市部管的那一片儿人最多,有3433户、8349人。因为那时候人们都是在周日休息的时候买粮,所以每逢月底开始卖下月粮食的时候,粮店门前总要排起长长的队伍。有的凌晨3点钟就赶过来,坐在小凳子或者砖头上排队,多的时候达到过150多人。家中有小孩的,往往打发孩子前来排队,快排到时,大人拎着面袋赶来。粮店一般是早上8点开门,但人多的时候,早上6点就得开门。如果赶上春节供应花生、瓜子和香油的时候,那人就更海了去了。秋后这段时间,1公斤粗粮可换4.5公斤地瓜,排长队、借板车更是一场大战役。

那时候,作为一名粮店员工,不但脸上有光,还有不少实惠。一些人逐渐增长了“官”字号经营作风,工作消极怠工。针对这些,各粮店开展了不同形式的销售服务活动。1959年,米市粮店在全市首先实现“六好粮店”:执行政策好、服务质量好、业务制度好、安全卫生好、经济核算好、团结学习好。粮店3名职工,负责4条街820户2815人的粮油供应工作,4年销售粮食243万公斤,做到“粮不错斤、款不错分、物不错件”。1960年开始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由于粮食库存不足,实行了随调运随供应的办法,按旬限量销售,人们有时候一次只能买到几天的粮食,且供应品种变化不定,计算手续更加复杂,排长队更为严重,各粮店间开展对口赛,出现了不少收款一口清、付粮一秤准的能手。一口清就是营业员对于往来的账目、册籍员对于片区的情况,都要张口就来,一秤准就是要求付粮员能够快速准确地称出粮食的重量。

笔者小时候住联云街,因此要去丰华街的第五门市部买粮。进门后,先到东侧屋里办手续,营业员先接过红色的粮证、粮票和现金,随着算盘珠子一阵响,然后熟练地翻到某一页,用圆珠笔快速在本上做个标记。这样,就可以去西侧大殿领面和油了。大殿里有好几盘台秤,两旁是盛满了面粉、大米、棒子面的大木箱子,大殿一角堆着一袋袋的米面,直抵房顶。买面时,穿着深蓝色大褂的营业员验过粮本以后,就抄起一只特大号的白铁皮簸箕,“噌”的一下从面粉堆里铲下一大簸箕,放到秤上称一称,这时候,一般都会习惯性地看着营业员的秤,生怕给少了。营业员把面倒进大漏斗里,此时,我们早已用双手把面袋撑得方方正正,在漏斗的出口处恭候了。随着“哗”的一声响,腾起一团白雾,白面粉就滑了进来。由于重量不同,往往营业员会在散装的面粉和漏斗之间往返好几次。

油,是用大铁皮桶装着,自己拿着自家的油瓶子打油。提斗有一斤、半斤和一两、二两的。顾客手中的空油壶放在大油桶的桶盖上,用力按下压油机的手柄。于是,清澈的油便从大桶里吸上来,缓缓地注入到小油壶里。都说是紧打酒,慢打油。如果营业员打快了,就会吃亏。打油的时候更不能错眼珠,少给一点儿也不答应。有的居民觉得自己的油少了,甚至会要求把油倒回去,称完瓶子的重量再重打。

进入上世纪80年代,粮食部门根据新形势要求,率先建起了挂面厂、馒头面包等熟食车间,粮店成为销售主渠道。更有一些粮店办起了前店后厂,经营主副食和调料等,方便了群众。

1993年,我国取消粮票制度,在这个时候,开始有了议价粮店,也叫杂粮店。而到了1995年,个人也可以开粮店了,国有粮店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拉煤球和套炉子

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初,德州人做饭取暖都用煤球,每月去煤球厂买煤球是重要的“家庭作业”。

煤的供应是按照户口来定量的,大约是每人每月100多公斤。当时德州市的煤球厂在新华路人民公园南门对面,每周只有星期天休息,因此大家买煤球时间非常集中,每次都是一场“战斗”。

上世纪80年代的大煤球机

那时候的煤球厂备有毛驴车、人力地板车,专门用于出租,但由于收入都不高,人们还是选择自己拉车去买。拉煤的工具是地板车,个人没有,要到单位的行政或后勤部门去借。单位的车数量有限,就需要提前“挂号”,由管事的按先来后到或者关系远近安排使用,或上午或下午,几点到几点都是有明确规定的。如果排到自己了,临时有事去不了,就需要重新排号。

头一天晚上一切准备就绪,早早就躺下了,凌晨三四点起床,摸黑拉着小车赶到煤球厂去排队。小拉车从煤球厂的门口分两三队,沿着道路排出很远。大约8点钟,煤球厂开门,大家会推着自己的空车冲进厂内,在收费处开票,工作人员在车身上写上一个序号,然后等着叫号。被叫到号的美滋滋来到磅秤处排队,称好自己车的重量,急火火来到厂区晾晒煤球的大棚里,找一把大铁叉子装煤球。煤球根本没有存货,都是现生产现卖,装的时候要找早些时候制造好的煤球,比较干和硬,分量也会轻些。刚生产出来的煤球很潮湿,在冷冷的冬天里,冒着丝丝热气,这时候买,压分量,装车时也很容易破碎。煤球厂的空地上,不少人守着收拢的煤球,等风干。装好车后,需要再拉着返回磅秤处,称重量并出示购煤本、小煤球票付钱。每买一次都要在《居民购煤证》上记录、盖章,以防重复多购。

岳父是大学生,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标准的知识分子,但买煤球这种体力活也是必不可少。当时家在迎春巷,买煤球要到公园南门处,来回十几里路。买煤的车是提前一天就借的,星期天一到,天不亮起床,简单吃一点,就往煤球厂赶。“那时候的柏油路很软,夏天的时候,煤球车一过,就轧出一道印记,真沉啊。”岳父这样告诉我。千辛万苦回到家,就是最幸福的时刻了,用省下雇人的钱犒劳一下自己,买上五毛钱的肉,能吃两顿,一顿包饺子,一顿炒个菜。

煤球买回来后,整个的直接填炉子里了,但总要剩下不少煤末,于是家家都和煤饼子,煤饼子松散不成型,便在里面掺些炉渣或者黄土增加黏性。遇到煤球不够用的时候,还要去砟子店买煤渣,当年最大的砟子店在三八路西头路北,不过铁路桥。邻居苑大哥告诉我,小时候每次去买煤渣都累且快乐着,因为家里人会奖励5分钱,3分买根冰棍,2分到城隍庙的书铺里租本小人书看。那时经常见到星期天太阳好的时候,家里的男人们倒腾着和煤饼子,院子里地方不够,就到大街上或人行道找个向阳的地方,先撒上一层干煤末,再将和好的煤灰均匀地摊开,然后用铁锨压平压实,大约2厘米厚的样子,最后切成几纵几横的大块,等到两三天风干后,便可铲起待用了。制成煤饼子后要随时关注天气变化,一阴天就要立即行动,要么用雨布盖起来,要么赶紧挪炉子屋里去。

那时人们在街边打蜂窝煤

用了一年的炉膛,总会掉下一些炉壁土来,再用炉火就不旺了,并且费煤球,这时就要将炉膛用泥土通抹一层,叫“套炉子”。套炉子一般在10月份快冷的时候,这是个技术活,有请专门师傅的,也有自己动手的。先到大街上找一簸箕黄土,再去土产店买点“麻刀”掺在黄土里,也有的掺理发剩下的碎头发。和好后,把泥分成一块一块的,蘸上淡盐水,用力贴在炉膛上,然后摊平,一层一层糊上,套好的炉膛是肚大口小的坛状,这种炉膛装煤多,烧得旺。炉膛也不能太大,否则太费煤。炉膛套好后,不能慢慢晾干,要用柴火点燃烘干,这样的炉膛经烧也不会产生裂缝或下坠。生炉子要引火,那时候不少家里都在院子角落里堆着刨花,这些刨花,或是从打家具那里买来的,或是直接淘换的。

蜂窝煤是德州人发明的

1900年,武城庞庄的农户制作煤球

在2016年北京国际设计周上,“经典设计奖”颁发给了蜂窝煤,这可是设计周的最高奖项,设计周是由文化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主办,含金量颇高。

蜂窝煤,俗称“大煤球”,名称是北京人首先叫出来的,但发明人却是德州市燃料公司退休职工,名叫郭文德。在很多老燃料人的记忆里,郭师傅性格稳重,是个受人尊重的开明长者。

郭文德,1916年出生在河北景县四里屯村,目前属于留智庙的西营村。他打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机灵劲,总爱琢磨事,但由于家里穷,仅仅上了3年学。退学后,他先是帮助父亲种地,后来进入工厂当学徒,1937年开始从商。

1949年的一天,郭文德随东家到北京,在客店里,他受到火苗从封炉子捅的眼里向上冒的启发,联想到当年侵华日本人用的煤炉,萌生了制作一种既方便又好烧的新煤球的想法。回家途中路过天津,他把想法告诉了舅父,得到大力支持。没技术、没资金、没先例,研制一种新产品谈何容易,郭文德有的是一股钻研劲。回到德州后,按照脑子里的想法,他与另外两个老工人一起,反复推敲,初步制造出一个加工大煤球的机具来,又从煤球的配料上做了无数次试验和改进,大煤球终于诞生了。

1950年,在德州市南门外,开张了一家叫工业家庭社的商号,它经营一种很稀罕的商品——经济煤球,由于人们不熟悉,最初的生意并不好,每天销售不过两位数。不久,随着德州市人民政府的大力宣传和推广,经济煤球逐渐流行起来,每天能卖八九百个,到了1956年,更是增加到5000个,商号也改名为利民煤球厂, 经济煤球成了城里人日常必需品,更有了蜂窝煤、大煤球的新称呼。这一年,随着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利民煤球厂转为国营企业,大煤球更加广泛地得到群众欢迎。

1960年,大煤球实现了机械加工,但在老德州人的记忆里,还常常想起郭氏手工制作的大煤球。

如今,工业路上的煤球厂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