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之州 诚信中介 | 儒房地产德州区域公司负责人郑红、郑建:17年执着追梦“创业小白”拼成“行业翘楚”

17年来,从单枪匹马到90多家门店、450余名员工,从16平方米车库办公室起家到拥有三大品牌,从3年未卖出一套房到年销售额15亿元、德州市十强房地产中介文明创建标兵企业,成功背后,他们付出了怎样的努力?10月15日,记者来到儒房地产德州区域公司,倾听董事长郑红、总经理郑建讲述姐弟俩艰苦创业的故事。

车库驻扎3年多,厚积薄发赚到第一桶金

干练、爽快,是郑红给人的第一印象。今年43岁的她,在2006年涉足房产中介行业。

当年郑建考入青岛理工大学。在替弟弟高兴的同时,郑红对自己的生活状态产生了厌倦情绪:上货、卖货,天天守在童装店,尽管生意红火,但她想换个活法,于是选中了门槛较低的中介行业。当年9月,雷厉风行的郑红转让了店铺,然后在市区时代花园小区租赁了一间车库,注册了宏信房产公司。

“房产中介,作为买卖双方之间的桥梁,除受国家政策影响大外,人要勤快、服务好,还得有丰富的房源信息。”初入门,郑红下了一番狠功夫:晚上跑遍大街小巷、各个小区、公园、广场,发放宣传单,把公司信息广而告之;白天驻守车库、梳理信息、接待顾客。她为人热情,经常给周边居民义务帮忙。小区里一位桑大娘,服用的药物不好买,她骑了4个小时的电动车从河北景县给老人买回来。“刚入行,租赁、买卖合同以及手续办理等啥也不懂,就一句句问、一点点学;客户不信任,咱就先相处着,让人慢慢了解咱是啥样人。”郑红回忆道,前3年挺难,没卖出一套房,主要靠介绍租赁业务和卖卫生纸维持。

转机发生在2008年底。桑大娘的儿子想换套楼层低的房子,方便母亲进出,专门找到郑红。“那是我第一单房屋买卖生意。”她记忆犹新,再加上当时国家调控政策频发,引发购房高潮,“1个月卖了10套房子,自那生意渐入佳境。2009年,我在时代花园租了200平方米沿街门店,招聘了4名工作人员,搬离车库。”

两个重要决策,给企业发展插上翅膀

“这些年,企业能快速发展,两个决策很关键:2011年探索直营连锁模式;2016年加盟儒房地产,更名为儒房地产德州区域公司。”郑红介绍。

2011年,弟弟郑建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一年后,毅然放弃安逸生活,回德州和郑红一起打拼,探索直营连锁模式。他组建了6人团队,开了第一家直营分店。“郑建干业务游刃有余,让我如虎添翼。”姐弟俩并肩作战,至2016年已开了5家店。同年3月,他们争取到儒房地产区域代理,开启了平台化加盟模式。

“干事不易,做企业更难。”郑红介绍,加盟后先后咬牙渡过3个难关。

第一关:2016年发展了8家门店,但因管理经验不足矛盾重重,2017年初她打起了退堂鼓。儒房总部派专家来给郑红培训了3天,帮着分析市场、研讨数据、调整目标,让她重新鼓起勇气,当年成功吸纳26家中介加盟。

第二关:2019年,发现部分门店经营出现不规范状况,郑红对此零容忍,关停了19家门店,虽然亏损了40多万元,但打响了诚信品牌,有10家中介主动加盟。

第三关:3年疫情防控,公司收入寥寥无几,她拿出积蓄给员工发工资。利用这段时间,通过网络给员工做培训,鼓励大家居家不停工。期间也有员工抱怨:别人都休息,咱又出不去,培训有啥用!但当看到郑红一手抱着摔伤的儿子一边上课的镜头,大家都沉默了,和她一起坚持了下来,没人掉队。员工们还分成了5个战队,你争我赶,练本领聚合力找客户。期间,还将公司搬迁到兴业大厦,办公环境、形象焕然一新。“功夫不负有心人,封控结束一复工,其他企业重整旗鼓时,我们公司的业务呈现井喷式恢复,实现逆势突围,前几个月房屋交易平均都在200单以上,员工天天忙到凌晨。”

理念一变天地宽,勇挑社会责任

如今,公司门店已发展到90多家,囊括儒房地产、鲁房置换、儒房装饰三大品牌。“对我们来说,创业最大的困难是观念的转变。”郑红介绍,姐弟俩原是单纯的“战斗员”,最近两年才完成“司令员”的转变。他们借助总部平台,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尤其在参加的走沙漠团建活动中,和专家请教、与其他区域老总交流,思想火花的碰撞,在恶劣自然环境中挑战极限,对人生的反思,更是受益良多。

姐弟俩不但自己学,更是带着团队一起提升,坚持总部周例会、店长月度会,全员月均培训4次,每年大型学习2次,了解相关政策法规、专业知识,引导大家涉足新媒体,增加客户流量,涌现出一批房产行业网红,如:德州房产大晶、艺赢说房、德州房产李飞、德州房产陈小陈、燕子聊房、德州阿鹏选房等短视频博主。

同时,公司每季度评树标杆,让有为者有得,凝聚发展合力;严格规范程序,关注服务细节和标准,专人专岗为客户提供服务,紧跟时代步伐。

郑红姐弟俩还热衷公益,2021年组织驰援河南,给重灾区卫辉市捐赠了10艘救生艇,方便面、面包以及消毒液等价值3万元的物资;每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去德州福利院看望孤儿,送去纸尿裤、奶粉;每年高考,在考点给孩子们赠水……

“创业之初,就是为了自家过上好日子;如今有450多名兄弟姐妹加入,他们背后是450多个家庭、近2000家人。不管遇到什么难题,我们不能退,咬牙坚持住。如今公司干事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大家拧成一股绳,铆足劲儿争创行业一流。”郑红对今后公司发展充满信心。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王秀青 通讯员 | 詹洋
审核 | 王秀青 终审 | 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