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德州天衢新区节能院产业园地块完成了考古勘探工作,一支本土化专业考古力量正在积蓄动能、茁壮成长。
近年来,德州市文旅局按照“既有利于基本建设,又有利于文物保护”原则,大力推行“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全面统筹经济社会建设与文物保护利用工作。
推动建立地下文物分级管理机制。本着“用最小投入,实现最佳工作效率”的原则,市文旅局委托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根据历史沿革及地下文物分布状况,以大河、大路为界,将全市文物分布区精准划分为一、二、三级并实行动态管理,保障考古前置工作高效开展,在全省走在前列。
健全完善部门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强化与自然资源、财政、审批、县级文旅部门及国资国企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高效协同,全面提高考古工作效率。
完善考古工作开工报告、重大发现报告、检查验收等制度,建立全市考古工作档案,全市文物保护工作已由“被动跟进”向“提前完成”转变。
成立专业机构填补考古力量空白。2022年6月24日,德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挂牌成立,负责牵头组织、专项承担文物调查、勘探、发掘与研究工作,通过以干代训、干训结合方式,柔性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与考古勘探队伍协作,有效激发全市文物保护和考古机构发展活力。
“德州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做好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发掘工作是我们的职责所在,接下来我们会严格落实‘先考古,后出让’制度,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提高部门协作效率,全力保障我市考古工作科学有序开展。”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于吉军说。
为打造全市重要文旅资源整合主体、重大文旅项目综合开发主体、新型文旅业态引领主体,今年6月8日,我市组建了德州文旅集团。作为新组建的市属国有企业,把考古调查勘探业务作为重点培育方向列入发展规划,今年7月,组建成立德州古源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与省、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建立业务合作,积极拓展考古调查勘探市场,填补我市没有考古专业劳务团队的空白。目前,该公司已完成5个项目的考古勘探,同时,同步推进9个项目,保障了2700亩地块的考古工作需求,“项目等考古”现象得到有效缓解。据悉,德州市古源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有限公司也在同步拓展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等文物考古相关业务领域。
“我们将抢抓国企新一轮深化改革提升行动机遇,当好考古等相关领域内的‘长期资本’‘耐心资本’与‘战略资本’,为推进我市考古前置工作贡献力量,擦亮国资国企金字招牌。”德州文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魏增连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吕宏伟 于晓辉 编辑|张丽娜
审核|李智群 终审|李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