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家张德刚:立身不累浮名,处世只求本真

个人简介:张德刚,号大缸道人,1957年生于德州,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副研究员。被中国文联评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收藏潜力百杰画家”,获得各类奖项数十项,出版有《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张德刚写意花鸟》《当代中国美术全集·花鸟卷》、《当代中国画·花鸟卷》等多部作品集,曾入编《当代中华艺术名家金鉴名录》《当代书画名家精英大典》等多部辞书。

在众多的花鸟画家中,张德刚以大气磅礴、野逸潇洒的笔墨语言描绘出一幅幅承载着丰富文化内涵、独具特征的艺术画卷。从一个与玩伴们“斗画”的少年,历经40余年孜孜以求,德州人张德刚享誉当代中国画坛,被中国文联评为“21世纪最具影响力和收藏潜力百杰画家”。

近日,记者来到张德刚位于济南的画室进行采访。谈起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探求,他专注而充满激情。“人,必先有人格,尔后才有画格。人无品格,下笔无方。”张德刚说。

儿时显露天赋
用心作画开启艺术人生

画如其人,人如其画。初见张德刚,迎面而来的他穿着简单朴素,并未因采访而“特意打扮”,这也和他之后讲的极简主义相呼应。已过花甲之年的张德刚,一言一行中看不到丝毫暮气,外表豪放、声音洪亮、神情淡然,自有一派独特气质。

初入张德刚的画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占据一大半室内空间的画案,上面嵌满星星点点的色彩,见证着一幅幅优秀艺术作品的诞生。

初冬的阳光透过一侧的玻璃窗洒满画室,满墙的画作随着光影流转,似乎灵动起来。从《一叶一世界》的画中竹穿梭到一花一世界的《古梅图》,再观独足兀立在岩石之上的《凤凰》……每一张画都是张德刚创造的独特艺术世界。

就是在这样一个古色古香的环境中,张德刚开始将他与绘画结缘的故事娓娓道来。

1957年,张德刚出生在德州的一个干部家庭,耳濡目染之下,文化底蕴在血液中流淌。

孩童时期的张德刚因为争强好胜,和玩伴们“斗画”,意外发现了自己的绘画天赋。那个时候没有美术老师指导,没有教材参考,甚至连像样的纸都没有。他就用随手折来的树枝,凭感觉在地面上涂鸦,表达着自己内心的想法。“或许,当画家的梦想就是从那个时候萌发的。”张德刚说。

张德刚真正走上绘画之路,是在1971年。那年,14岁的他进入德州一中读初中。当时,学校里成立了美术组、体育组、宣传组等课外活动小组,在各个班级选拔优异学生。他便报了名,并同时被美术组和体育组录取。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张德刚最终选择进入美术组。在那里,他结识了丹青之路的启蒙老师黄辉,正式拜师学画,也第一次知道了什么是素描、速写,第一次了解了什么叫比例、虚实。

这期间,有一件小事让张德刚记忆深刻。刚进入美术组,因为年纪小,加之没有任何绘画基础,他很用心画的作品被高年级的学生嘲笑。他骨子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儿上来了,下定决心必须画好。整整3个月没日没夜地潜心学习,换来的是老师对他作品的褒奖以及师兄弟们投来的赞许目光。

那时候,班里定期更换黑板报,老师知道他爱好绘画,便把这个任务给了他。张德刚也乐此不疲,庆幸为自己的爱好找到了一个展示的平台。

按照正常的成长轨迹,高中毕业后,他本该随大流上山下乡,然而命运却对他做了另一番安排。在距离高考还有3个月时,德州市刺绣厂因备战广州交易会急聘设计师,听闻张德刚绘画技艺不错,老板亲自邀请他去刺绣厂任职。“去刺绣厂就拿不到毕业证,上山下乡或许就再没机会画画。”艰难抉择后,张德刚选择了去刺绣厂工作。也是从那时起,他有了将绘画当做终身事业的打算,由此开启了他之后40余年的艺术人生。

从绘画到美术史论
系统学习找准发展之路

汪曾祺曾说过这样一段话:“重看我的作品时,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一个人为什么要成为一个作家呢?这多半是偶然的。”这段话用在张德刚的绘画生涯上似乎也是合适的。

在刺绣厂工作了1年多以后,1976年,恰逢山东省五七艺术学校招生,张德刚便报名应考并一举考中。当年,五七艺校在德州仅招收了4名学生,他成为其中四分之一的幸运儿。

1979年,张德刚又享受到新政策的红利:五七艺校的在校生可直接报考山东艺术学院。张德刚利用这个机会,顺利考入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得以继续深造。

这虽然是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却也是有天赋之人的必然之路。在五七艺校和山东艺术学院长达7年的求学经历,成为了张德刚人生中的一段重要转折。

通过专业和系统的学习,让他明确了自己的艺术道路和方向,他潜下心来,钻研花鸟画。这期间,他画梅兰竹菊,兼攻山水画,尤其擅长画竹子。为了画好竹子,他曾让母亲借来一本《芥子园画传》,反复临摹其中各种技法,再三体味,不断尝试,一幅满意佳作背后往往是几十乃至上百张的废画,由此练就了一手临摹传统绘画的功夫。同时,他如饥似渴地遍读历代文献,丰富自身文化涵养,为日后走传统花鸟画路线铺下基石。

1982年,张德刚在山东艺术学院读大三。这个时期的山艺,有于希宁、段谷风、张彦青等一批著名画家担纲教学工作,在他们的指导下,张德刚的绘画水平提高得很快。彼时,他参加了全省的一个绘画大赛,斩获银奖,其获奖作品《山村来客》被《山东画报》刊登,开始在省内画坛上初露锋芒。

在山艺,张德刚结识了一大批诸如张志民、阎萍等志同道合的朋友,对美术史论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为他以后的艺术道路指明了方向。

本科毕业后,张德刚进入山东艺术馆(今山东省文化馆)任职,工作之余,对艺术的热爱促使他潜心钻研花鸟绘画。

酒香不怕巷子深。经过多年的苦学精研,2002年,张德刚参加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中国画高研班,创作了《雨洗枇杷鲜》《春水》等多幅具有鲜明特征和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其中,作品《竹生荒野外》将山水画与花鸟画结合起来,在中国绘画圈引发一波不小的震动。

此后,张德刚多次参加国内外展览比赛,均获得了不俗的成绩。其中,作品《雨洗枇杷鲜》获“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全国书画展金奖,《春水》获“水浒杯”中国画大赛银奖。2003年,作品《枇杷》参加全国花鸟画大展,2004年《花鸟》参加中国风情赴法国巴黎展览,2005年获中国美协主办的“长江颂”全国中国画提名展优秀奖,2006赴日本东京参加中国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追求大道至简
作品随性随心

多年来,张德刚游历名山大川,遍访各地名师,最终形成了厚重浓烈、大气磅礴的独特绘画风格。观他的画,体势完整有力,韵致凝重朴雅,又能在“一点一拂”之间,焕发奇妙的笔墨技巧,呈现出苍、雄、秀、逸的艺术特色。

张德刚花鸟画中的这种独特意趣,得益于他对时代和生活的关注,也得益于他“注重师古人之心而不重师古人之迹”的治学之道。在他的写意花鸟画中,不仅具有传统的表现形式与笔墨语言,更有中华文化独到的意蕴与品位。他认为,绘画是一种生活态度,作画如做人,人的修养与心性决定了画的意境。

张德刚追求参悟和神韵,从工笔技法到意象构思,从题诗写意到印章落款,以细致的笔墨拥抱内心的情感,创意迭出,将人文修养发挥到极致。

张德刚保持对传统的敬重,用心感受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从高深精妙的作品中推陈出新,借画之意倾吐心中所想,舍形似,舍表象,追本源,呈现出国画本身的气韵生动,即使经过40余年的岁月洗礼,对艺术的追求仍然是屹立不倒的。“绘画是一门很苦的事情,除了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外,最重要的是悟与探索,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就更加需要足够的敬业精神,守得住孤独、耐得住寂寞才能快速成长。”在他看来,艺术到最后都是要从简的,大道至简、回归自然比较好。

作画之余,张德刚喜欢读古籍,研习古典经学。关于传统与创新,他也分享了很多自己的心得。“作画首先要师承于传统,服从于内心。在深入学习技法理论的前提下,再融入更多个人对自然、生命的体验和感受,予以创新。创新不是抛弃,而是尝试一种更新的绘画形式。”他对记者说。

岁月不只沉淀了张德刚的心性,也升华了他的作品。绘画对于如今的他而言,不再执着于眼睛看到的事物,而是在种种生命体验中有所“发现”,享受追求美的过程,随性亦随心。

用画笔描绘家乡
愿为德州文化发展作贡献

自19岁离开德州后,张德刚大部分时间在外地,身为游子的他,不忘乡情,心系家乡发展。

“离家时间越长,对家乡的思念越浓,甚至常常梦回故土。家乡的一草一木,一宅一院,总让我无限怀念。”张德刚说。作品《鲁北榖香》就是他用画笔描绘的家乡稻谷飘香的情景,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2011年,张德刚曾和其他画家一起在德州举办画展,为家乡人民带来了一场艺术盛宴。“家乡人民喜欢我的画是对我的抬爱。”他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为家乡文化与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虽然忙于奔波,回家乡的次数越来越少,但他时刻关注家乡发展和变化。德州近年来文化事业的发展让张德刚很是欣慰。他表示,德州是一座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单就绘画而言,德州人才辈出,相信在这片文艺沃土上会焕发出勃勃生机,他愿意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文化发展作贡献。

张德刚部分作品:

《竹生荒野外》


《映射池光冷》


《红霞仙风》

见习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