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有这样一位特教模式的开创者,她26年为了残疾孩子呕心沥血,摸索出一套最适合他们的“医教结合”模式,让孩子们今后可以更好地生活,并在全省推广。
她就是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袁敬华,于近日获得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山东人物提名奖。
铁树开了花,聋哑孩子开口说了话
任何新事物的产生,都要经历从无到有、不断尝试。就像16岁的袁敬华,教同村的聋哑姐妹说话。“能说话,就有学上了”,带着这种想法,高考落榜、没有任何特教背景的袁敬华,铆着一股劲,一定要让她们开口。对着镜子看口型舌位、摸脖子感受声带振动、嘴上贴纸条调整气息……没有丝毫经验,一切只能摸索着来。“这俩孩子从小就这样,大医院都没治,你个半大孩子乱折腾就能行? ”父母对此充满怀疑。可袁敬华没有气馁,“我不知道这样做最后会怎样,可不做就注定没指望。 ”几个月后,两姐妹先后开了口,拉着袁敬华父母的手,一遍遍喊“爷爷、奶奶”,一家三口喜出望外。
铁树开了花,聋哑孩子开口说了话。消息不胫而走,一时间,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往她这里送,本村的、外村的,学生一下子增加到了40多人。
两个孩子成功了,其他孩子也一定可以。袁敬华努力尝试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还创造性地将康复训练手段融入教学,自编舌操,让学生定时训练。经过几年的探索,她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袁氏语训教学法,总有效率达到了100%。来到她学校的聋哑孩子,经过3到5年的教学训练后,90%以上实现回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愿望。学生张花蕊成了滨州市某县公务员,贾凯涛在郑州师范大学毕业后,回到她身边任教……聋哑孩子过上了正常生活。
创立“医教结合”特教模式,总理肯定“功德无量”
袁敬华持之以恒的办学精神感动了许多人。1998年,在市县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袁敬华的学校扩大了规模、改善了办学条件、增加了设施设备,从此,她不再是孤军奋战。
除了聋哑孩子,许多普通学校不收的脑瘫、智力障碍、孤独症的孩子也纷纷找上了门。“这些孩子与聋哑孩子不同,他们需要更多的是专业的康复治疗。可是学校并不具备这种专业的功能。”袁敬华犯了愁。考虑良久,没有医院,那就在学校里建一所医院,让孩子一边康复一边学习。
学校建医院,做教育的跨界干起了医疗,很多人不看好。袁敬华的倔脾气上来了,“我了解这些孩子,知道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她借助民办学校灵活的办学体制,采用“民办公助”的方式,于2013年5月建起了专为残疾孩子服务的夏津康复医院,这在山东是首家,在全国也不多见。
袁敬华“医教结合”的思路,也随着医院的投用变得更加明晰——残疾儿童在入学前由专业人员严格评估,一人一案,医学治疗与教育教学时间合理搭配,当医则医,当教则教。她还提出了“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理念,注重发现和挖掘孩子的兴趣与潜能,用“艺术疗法”疗育缺陷,排除其成长发育过程中的障碍,促进他们综合康复。
12岁的许世武患有重度脑瘫,刚来学校时不会说话、不会走,经过5年的治疗,不但可以独立行走、与人简单交流,还识数认字,掌握简单的电脑操作方法……无需太多言语,一张张孩子的笑脸、一个个动人的故事,就是最好的证据,向全社会证明着袁敬华的成功。
2014年后,国家出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正式提出开展“医教结合”实验。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袁敬华有幸向李克强总理汇报工作,得到高度好评,“‘医教结合'经验值得在全国进行推广”,“你们做的工作功德无量! ”学校“缺陷补偿、潜能开发”的办学理念和“医教结合”的办学模式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被定义为“夏津特教模式”,于2016年7月由省残联、省教育厅、省卫计委联合下发通知,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学习。
着眼当下谋划未来,“只要对孩子好,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在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校园内的醒目位置,可以看到写有袁敬华办学理念的标语——一切为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幸福童年和美好未来。如今,袁敬华仍在不断深化着“夏津特教模式”的内涵。
为让更多的残障孩子进入学校,袁敬华建设残疾人托养中心,采用搬家进校的方式,为每个需要全陪护理的残疾儿童家庭安排一间25至30平方米的宿舍,并配备生活设施。
对于重度残疾或因家庭原因不能到校的残疾孩子,她组织了一支“送教上门”小组,安排专业人员每周将教学内容、设施送到孩子家中,对他们进行面对面教育和康复训练,并指导家长进行简单的家庭康复训练。截至目前,送教学生已达百余人,每学期送教3000余课时。夏津县残疾孩子的义务教育普及率达到95%。
残疾孩子们的童年有了保障,未来又在哪里?自2015年开始,在特长教育的基础上,袁敬华开始尝试组建中职预科班,并在相关部门支持下,于2018年1月开设鲁北特殊教育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同年8月,4个专业100名学生如期开学。经过专业的学习,学生们表现优异,已有120余幅书法绘画作品进京展出,1500余件工艺美术作品通过多种途径售出,在县级以上历次展览、展评中,有300余件作品获奖。
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残疾孩子早已成为袁敬华生命中难以割舍的部分,今后她还要办高职、办就业中心,帮住更多残疾孩子更好地生活。“学校、特教模式……所有一切都是从无到有,是残疾孩子和家长们的信任,不断推动着我做到了现在。只要对孩子好,我会一直坚持做下去。 ”袁敬华说。
记者|马乐 通讯员|邓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