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农民”变身“新农人”!德州天衢新区培育高素质农民支撑乡村振兴

“2023年,我参加了区里组织的3次农民素质提升培训,不仅跟专家学到了如何高效防治虫害、育苗等专业知识,还了解到了国家相关的惠农政策,希望政府多提供这样培训的机会。”48岁的吴海龙感慨说,作为新型高素质农民,他不仅要会种地种菜,还要学会管理和经营,当好农村事业发展的带头人。

吴海龙今年48岁,抬头寺镇抬头寺村人,去年获评了天衢新区“粮王”,总成绩是两季亩产超1626公斤。在他看来,这与新区提供的支持密不可分,“这几年种地变化很大,不仅是在管理方式上,还有种植手段也越来越前沿了。有了专家的培训和助力,再加上良种推广示范、高标准农田的配套支撑,今年的小麦肯定大丰收。”

吴海龙口中的培训在天衢新区并不罕见,近年来,新区高度重视高素质农民培训,将其作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举措,旨在通过精准培育,为乡村振兴添才聚力。仅去年,全区共90人参与了培训,其中区、市级学员82人,省级学员8人。

为保证培训效果有的放矢,天衢新区采取“三级加力”的工作模式。由村级组织确定人员,力保有意愿、有需求的农民都能参与进来;镇级农委则负责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并维持培训秩序,确保每一位学员都能得到高质量的学习体验;区级层面区社会事务管理部进行全面统筹,确保培训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

此外,新区还制定了《天衢新区2023年区级高素质农民培训方案》,量身打造了一系列的多元化培训课程和实践操作,并组织了150余名农技推广技术人员参加培训,有效提升了他们的农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这种层层落实责任的方式,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工作合力,为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今年,我们积极争取财政预算资金3万元,用于每月常态化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天衢新区社会事务管理部部长王玉国说,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等手段,努力打造一支“懂农业、会技术、善经营、能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刘潇 通讯员|韩哲 陈佳

审核|李榕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