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大拜年 | 临邑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戏剧:一勾勾

“一勾勾”剧种是由高唐一带的鼓子秧歌衍化而成的。高唐鼓子秧歌是一种民间演唱艺术,演唱者腰挎花鼓,自己打鼓演唱伴奏,后来发展成登台演出,并采用四胡为伴奏乐器,发展为戏曲形式,人称“四根弦”。行当有青衣、花旦、胡生、小生、花脸丑等。“一勾勾”戏,演出形式古老,演员多为民间流散艺人,一般利用春冬农闲季节组织演出。演员白天劳动,如帮工、锄草,晚间唱戏,乡人常称之为“锄草班”,也经常在农村集市、赶会场、节日,组织演出。一勾勾来自“一讴吼”。由于它的唱腔中带有一讴或一吼,演唱中一讴吼一讴吼的,时间长了人们就把它说成了“一勾勾”。临邑县地处鲁西北,一勾勾的形成源远流长。清代中叶,临邑一带已有老人们组成的班社,并带徒传艺,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约在1830年,杜玉宝、杜玉发在当地就有影响。清末和民国期间这种艺术形式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解放后,人民政府对这种深受人民喜爱的艺术形式十分重视,五十年代初由张志杰、张洪学、焦连坤等人组织了“一勾勾剧团”,共十余人。1955年,该剧团代表临邑县参加山东省业余戏曲会演,引起上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为保留和发展“一勾勾”这一地方剧种,1959年秋,由临邑县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了临邑“一勾勾”剧团。张志杰任团长,焦连坤任副团长。

1960年至1962年间,由于自然灾害,部分老艺人离团,是剧团的困难时期。由于领导重视,剧团在艰难中得以保留下来。1971年与临邑县河北梆子剧团合并,成立京剧团,至此临邑县“一勾勾”剧团宣告结束。目前在临邑广大农村,仍有一些业余班社存在,坚持演出,仍然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2006年一勾勾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