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与“营”的历史渊源

□本报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德州老城建于1397年,当时的建制是卫城。它是军事重镇、漕运码头、储存漕粮的基地,不是一个商业城市。

城市因设驻军而诞生

对于德州来说,明代设卫筑城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因为在古代,城市的出现不外乎3个原因:一个是政治上的需要,一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要求,再一个就是因处于军事要地而受到朝廷重视。德州城,就是因为第三个原因而出现的,最初就是个兵营,因保护粮仓设立驻军而诞生。

北厂漕仓遗址

大运河的开通、漕运的发展,使德州成为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早在金天会七年(1129),德州就设置将陵仓,转运河南、山东的粮食。为控制运河仓储,明代政府把九省河道所经过的地方,设 43卫另16所,武装保卫漕运畅通。

明洪武元年(1368),大将常遇春攻克德州,立守御千户所,这是德州卫军设立的开始。洪武九年,设立德州卫,是为正卫。德州正卫 7所计 56屯(村),主要任务是守城、治城、管河、护漕、护仓、运船等。这样一个没有州民的卫城,这样一种建制,显然没有城市商业发展的条件。

洪武三十年(1397),运河裁弯取直,并在所截河湾东岸筑卫城,城内专门储存山东、河南等地的漕粮,成为大运河沿岸四大名仓之一。明建文元年(1399),为保护粮仓和战略需要,在此地以营为单位驻扎军队,城内居民皆为军户。

永乐五年(1407),又置德州左卫。左卫6所计55屯(村),共计110屯(村)。至此,两卫共有11200人。这些军屯分布在运河两岸。德州卫拥有正帮船 52只、左帮船 24只,共有漕船 76只,担负着漕运任务。当时在官道的渡河处,用船只搭浮桥一座,通行车马。南北来往的船只,集中在一个时间开船,到时把浮桥船只拆出两三只,船过以后即行合拢。大运河里,运粮漕船、进京出京的官船、客船、货船都要在德州停泊。

由卫城到州城的转变

发达的漕运带来了人流物流和财流,处在交通枢纽地位的德州,渴望城市功能的转变,满足南来北往人群的需要。

由卫城到州城的转变有3个标志性时间节点。

第一个是1411年,也就是明永乐九年。这一年,德州进行了建城以来的第一次大规模城市功能规划,“招集四方商旅分城而治”。南北商旅被安置在城厢并设市:南关为民市,为大市;西关为军市,为小市;马市角南为马市,北为羊市,东为米市,又东为柴市,西为锅市,又西为绸缎市;中心角以北为旧线市,南门外以西为新线市……小西关军市货物皆自南关拨去,故市名以小字别之。后因每岁冬间运粮于北厂,故又以北市为名。之后,运河西移,浮桥口立大小竹竿巷,每遇漕船带货发卖,遂成市场。

第二个是1510年,明正德五年。这一年的10月,文安人刘六、刘七在霸州发动起义,并迅速发展,向德州逼近。时任德州知州宁河与守备桂勇商议,为抵抗起义军,扩大德州城防御范围,完善罗城建设。

当时,德州城面积并不大,范围大体为今东方红路至青年路,新湖路至迎宾路。德州城池形似靴,周长5100米,城墙高12米,厚9米,护城河宽15米,深6米,城内面积2.5平方公里。有5个城门,东为长乐门,南为朝阳门,西为定边门,该门在明万历年间改为聚秀门,北为拱极门,西北为广川门(小西门)。城市规模小,就容易被围困,一旦围困,离破城就不远了。整个扩建工程大约持续了3个多月,全体卫军参与。扩建后的德州罗城,南起玉皇阁,北至北极庙,东起铁佛寺,西至运河东大堤,把德州城范围扩大了一倍有余。

在建设罗城的同时,德州知州和卫军又命令罗城外居住的老百姓搬进城内大教场处居住,实行坚壁清野。正德六年(1511)春,刘六、刘七率领大军进攻德州,罗城发挥了巨大作用,加上粮草供应不能维系,起义军只能仓促攻城,从豆腐巷徐家渡口处渡河,先打城南,后打城北均告失利,后被城内军士偷袭后败走德州。

战争结束后,迁入城里的百姓并没有再搬回去,而是安家落户,成为了州民。

第三个是1647年,也就是顺治四年。清朝入关后,他们相信自己强大的八旗兵,对明代以来的卫所制度始终不放心,一方面怀疑他们的战斗力,另一方面怕他们起兵造反。于是,决定陆续裁撤。

其中力度最大的就是在这一年,把卫军中的边军、城军整建制划转为市民。之后,“裁去德州卫城军,设满兵守门”。当时驻防山东的满兵有两处:一处是青州,共有马甲、步甲2400人;一处是德州,共有马甲、步甲500人,这是清廷镇抚汉人的基本武力。雍正年间又以绿旗兵协守城门。乾隆十年(1745),知州刘元锡重修德州城,都是州负责。乾隆二十六年(1761),又将明代“卫管河道,一总归州督工,与卫(守城武官)全无涉矣”。

至此,清政府已将明代德州卫所大部分权力收回,德州卫管辖的“惟军屯钱粮及运船旗丁而已”。康熙二十七年(1688),正式撤销了德州左卫,光绪二十八年(1902),撤销德州卫,士兵就地消化,转为老百姓。至此,在德州存在了560年的卫所制度正式完结。

由于卫所制度的长期存在,造成德州人口增长缓慢。按明洪武初年编户定里,德州城厢共3里,其中“在城一里,东厢一里,南厢一里”。当时规定110户为一里,3里计330户,约1973人。到明万历元年(1391),全州人口增长了1.73倍,为3413人。到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又比明万历元年增长了3.2倍,为10922人。这些人大都是“官于斯、商于斯、暮游于斯、侨寓于斯者”,家居此地而瓜绵椒衍成为当地居民的。

除此之外,德州城内还有一部分军籍户。由于明代只有少数军官才能带家属,因而这部分军籍户不是很多。清初,500名驻防满兵(实际上半为蒙兵)则“咸率其眷属来家焉”。总算起来,到清朝末年,德州的人口不会多于2万人。

沿运河而建的十二座兵营

右侧为北厂,左侧为运河,十二连营南北向绵延在运河大堤两侧

十二连城,又称十二连营,是沿德州运河而建的十二座兵营。《德县志》记载,“德州城北二里许,土垒十二所,周方数里,绵亘连峙”,即十二连城也。

明建文元年(1399),刚刚做了皇帝的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朱允炆决定削藩,而燕王朱棣是其提防与整治的重点,他派都督韩观练兵德州,以控制北京。同年七月,燕王朱棣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自此靖难之役拉开了序幕。为护卫北厂仓储,韩观以北厂为中心,筑十二连城进行保护,因为这些城实际上都是兵营,老百姓俗称十二连营。 

如今的北营

十二连营北起今哨马营,南至北营和张庄,西依京杭大运河,东抵长庄村王家道口之间。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各营情况大体如下:

鲍家营,在最南端,位于张庄村西北处,西南距卫城1公里,城为东西向长方形,夯土筑城墙,城壁外侧各有马面4个,中部有一门和瓮城。

王家营,在鲍家营东北,位于现齿轮厂东。城为正方形,夯土筑城墙,设四门,城垣损毁较大,目前还有部分残垣断壁。

夏家营,位于原园林场西南角。城为正方形,夯土筑城墙,城壁外侧各有马面4个,中部设有一门。

肖家营,位于现齿轮厂西北角,夯土筑城墙,呈正方形,开辟四门。

顾家营,在肖家营西北、老虎仓东岸。沿河向西偏南距运河宋家渡口2公里,城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夯土筑城墙,四面墙壁各有马面数个,中部各辟一门。

何家营,位于西长庄以南,居诸营中间。城垣为长方形,由夯土所筑,四面各有马面4个,中设一门,城内北端,可见一方形大土台,此台基为胶泥、红土所筑,以上为板筑成,城高约7米左右,为烽火台,故又称大营台子。

瞿家营,在诸营最东侧,位于长庄的王家道口北首,过慧家桥向西的小河北侧,东西向长方形,夯土筑城墙,设三门,因当时破坏严重,部分开垦成耕地,故又称营圈。

白贺营,在索庄村东南角,与瞿家营相邻。城垣略呈正方形,四面由夯土筑成,开辟三门,每道墙外都挖有壕沟。

钱家营,位于索庄村东北部。城为正方形,板筑城垣,四面中部各有一门,每面城壁各有马面数个,墙外挖有城壕。

哨马营,在连城西北隅,运河东岸,城垣呈南北向长方形,夯土所筑,设有三门,外有护城壕沟,残基已坍成断续的土墙。

边家营,在哨马营村东偏北处,居诸营北首。城为正方形,土筑城垣,横贯城中央的大道将城分成两半,边家营只有东西墙,无南北墙,故名半边营。两面城壁外侧各有马面4个,中部有一门。

旧时德州十景中的“空营夜月”就是其中一景,每年农历三月初九,北乡的百姓都会来这里登高踏青。田雯在《长河志籍考》中曾附诗:“连城城北十二城,村墟草木皆甲兵。当年靖难戎做马,旌旗斜卷安陵郭。”

珍藏在市博物馆的铜火铳

1977年11月,哨马营的村民在村南修筑水渠的时候,挖出铜火铳3件、火炮1件,后又陆续在附近的村庄和废品回收公司搜集到铜火铳7件、火炮3件,均保存完好,目前珍藏在市博物馆的三号展厅。其中一件铜火铳长31公分,口径2公分,重1.75公斤,铸有阴刻铭文两处,铭文准确记录了武器铸造的时间、地点、重量和工匠,为研究明代历史和古代兵器发展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街巷中“营”的烙印

随着由卫城到州城的转变,德州已从军事重镇转化为工商业者集中的城市,但街巷中“营”的烙印并没有消失。德州旧城面积不过2.5平方公里,街巷中出现过4个“营”。

大营街,是目前隐匿在市直小区里面的进步街。北起勤奋街,经状元府街、新立胡同西口、德中街东口,南止平等街(今三八路)。南北走向,长400米,宽约6米。明清时期,这里是德州卫军的驻地,因此而得名。1928年二次北伐胜利后,德州破除迷信,整顿街名,这条街改名为兴隆街。1946年德州解放后改称进步街,一直用到现在。街上曾有著名的二针织厂,也早已消失不见了。清道光年间,武状元昌伊苏从台湾任期结束后回老家德州,在北厂修建了德州唯一的天后宫,祭拜妈祖。光绪年间,昌伊苏的后人将天后宫移到城内大营街,建神殿供奉,当时很多德州人不了解妈祖,因此当成送子娘娘祭拜。

小营街,现在叫小营胡同,依旧存在着。南北走向,北起消失的德中街,南止三八路,长213米,宽4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挤的小街住了32户人家。明清时期,这里也是兵营之一,由于较东侧的军营小,因此得名小营。民国期间,改名为建设街,1946年德州解放后,这条街合并到市府街,35年后,这条街重新以小营胡同的面目出现。

南营街,东西走向,西起迎宾路,东止马市街,长450米,宽3米。南营得名于靖难之役期间。南营街东段路北是德州有名的清真寺,建于明末清初,有400多年的历史。

新营街,大体位于南龙国际花园小区位置,明清时期因驻有兵营而得名。民国时期,兵营废弃,逐渐成为土丘,低处形成大片的海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营街之后分化成两条街道。

一条是目前的建新街,南北走向,北起青年路,穿新桥街,南止天衢路,长450米,宽10米。1959年,用扒南城墙的砖,在这里修建跃进街小区,有1000多间平房,是德州市第一批大规模集中性居民住房。1967年改为建新街。

另外一条是已经消失在南龙国际花园小区里的新桥街。新桥街东西走向,西起原德州监狱办公楼,穿建新街、广安胡同北口,东止新湖路,长 427米,宽 10米。1970年开街前,这一段是沿海子曲折而行的小路,开街后,由于街道中部有一座新桥,得名新桥街,是老居民区。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