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笛的声音柔和清脆,能让我在紧张的学习中得到放松。回想学习陶笛的过程,我曾遇到过许多困难,为此,我积极寻求老师的帮助,通过不断反复练习,积累经验,促进自己不断成长进步,这也培养了我勤学好问的习惯。”4月15日,乐陵市寨头堡乡中心小学四年级一班学生刘佳乐在音乐课的学习分享中说。
近年来,乐陵市寨头堡乡中心小学坚持以“小种子塑造大美育”的理念,积极推动乐器进课堂工作。同时为了打造学校艺术特色教育,普及音乐教育,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宗旨,丰富校园文化艺术生活,该校自2021年开始探索实施音乐学科“1+X”课程,即每个年级一种统一乐器+一种自选乐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教师特长,选择便于携带、音色优美的乐器,如口风琴、陶笛等。根据学生年龄,分年级实施不同乐器、不同的音乐内容。其中,一至三年级的统一乐器是口风琴,四年级是陶笛,五年级是葫芦丝,自选乐器有锣、鼓、口琴等。一年级的小朋友虽然年龄小、入门慢,掌握的技巧比较基础,但一首口风琴《小星星》吹得轻快动听,他们时而点头,时而闭眼,并跟着音乐的节奏摇摆,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四年级不仅学习了口风琴,还学习了陶笛。每个年级都有自己不同的音乐歌曲和乐器。
自“乐器进课堂”以来,各班级积极响应,认真组织,做到了“班班有乐器,人人都参与”。各班都选择具有时代旋律和班级特色的歌曲,展现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目前,寨头堡乡中心小学掀起了学习小乐器的热潮,每名学生都至少会演奏一两首乐曲。音乐课堂、课间活动,到处可见学生拿着乐器在津津有味地演奏,校园处处有歌声,处处有乐声。
“要想学好口风琴、陶笛等乐器,多实践、多训练是关键。在音乐课堂的训练过程中,我们更多地开展重奏训练,让学生以不同声部参加训练,提高他们的参与度,以此提升学生之间的表演默契。同时,让基础较好的学生互相学习提升,基础较弱的学生则可以在训练中不断加强练习,并吸取其他学生的好经验、好做法。”该校音乐教师潘宝营表示。
“刚开始学习口风琴的时候,我的手指很僵硬,不懂指法,也无法较好地按紧陶笛上的孔洞,吹出来的声音并不好听,差点想放弃了。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我仔细听讲,注意老师的动作,并多加练习,我的指法有了明显进步。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慢慢更有信心学好口风琴了。现在,我会自己上网查找口风琴曲谱来练习,相信只要坚持和努力就一定可以不断提升口风琴演奏技艺。”该校三年级二班学生尹欣钰说。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通讯员|庞建磊 编辑|陈锟
审核|李艺 终审|李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