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王武昌(左)在王会生承包的大棚内查看秧苗长势
“你家西红柿秧的杈太多了,得赶紧去掉,要不影响后期结果了。”3月1日,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赵虎镇张七村村民王会生家承包的大棚里,村党支部书记王武昌边说边蹲下来帮着打杈。
最近,王武昌最关心的就是棚内蔬菜的长势,这16个大棚是他带着村民一手建起来的,用他的话说:“这是带领全村人致富的希望。”
上任先给党员立规矩
今年49岁的王武昌,曾经当过两年义务兵,1991年退伍,先后在物资部门、建筑工地工作过,后来做起木材运输生意。
2009年,就在生意风生水起的时候,村里的老支书找到王武昌,想让他接任下一届村党支部书记。那时,村集体经济收入为零、村内连条像样儿的路都没有……若干上村支书,自家生意就得扔下,几个夜晚辗转反侧,他最终决定接过这个担子:“咱是当过兵的人,无论在哪里,心里都要装着老百姓,我要想办法带着全村人一起过上好日子。”
但一大堆问题正等着他。加上王武昌村党支部只有4个人,纪律涣散、没有执行力。“农村干部的素质偏低,对政策掌握不透,不爱听取群众意见……”找准了原因,王武昌上任第二天便召开党员会立规矩:支部成员一律不得出面操办村民家的红白事,超额超标的吃请一律不得记村里的账,并承诺“从我做起,大家监督”。他多次组织全村党员一起重温《共产党宣言》、读《党史》、学《党章》,带着他们到户家、到地头了解村民所想所需。
慢慢的,党支部形象立起来了,党员在群众心里有了威信,号召大伙儿干事也有了积极响应。
修路挖渠办实事
如今的张七村,红瓦白墙、村路整洁,民风积极向上。但10年前,却是另一番景象。“那时候村里是土路,谁圈块地种上树就是自己家的。”65岁的村民王连文回忆说,更令大伙儿伤脑筋的是,村里没有灌溉渠,全靠机井抽水,很多地浇不上水。
修路、挖灌溉渠、打水井迫在眉睫,钱从哪儿来?当时,因修建滨德高速,村里一部分土地被征收,政府给了70万元补偿款,一直没使用。“这笔钱应该用在村民身上,花在刀刃上。”于是,王武昌列清了村内基础设施的待修建事项,召开了全体村民大会,集体表决通过。
真破土修路时却遇到了小部分村民的阻挠。“这是我家早圈下的地,不能动。”“修路可以,得给我赔偿。”面对这样的情况,王武昌不急不躁,带领村“两委”成员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一次不行就去两次、三次。最终,村民都积极配合,主动清障、移树。
为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王武昌把原来村里从村民手中收上来的96亩盐碱地承包出去,每年获利的4.8万元,主要用于为全村支付黄河水费和路灯电费。
一门心思带大家致富
“过去一到农闲,大家就围在一起聊天没事儿干,每次看到这个场景心里就特别着急。”王武昌说,通过与村“两委”成员和村民共同商议,他们决定发展蔬菜大棚。
2017年正月十七,趁着年轻人还没返城务工,王武昌带着30名年轻人赴寿光考察。“看到人家大棚里菜长得旺、车来车往拉货,再一问每年收益,眼红。”同去考察的村民王云昌第一个报名,很快,13名村民确定了承包意向。
为让大棚尽快建成,王武昌事事亲力亲为,跑贷款、盯施工,整整10个月的时间吃住在工地,家里大小事儿都靠妻子马淑娥操持:“那时候家里的牛得了病,也顾不上管,一心扑在建大棚上,他就说大伙儿的事比自家的更重要。”
当年10月,占地100亩的16个大棚拔地而起,第一批西红柿苗随后种上。“那时候我们就采用苗肥药销统一管理的模式,确保产量销路稳定。”王武昌介绍,2018年村里成立了由党支部领办创办的沛涛合作社,大棚的管理事宜都交由合作社管理。
建一个大棚投资十六七万元,对任何家庭都不是小数目,但承包的村民却信心满满。王会生说:“我承包了2个棚,投资不到40万。第一年头一茬我收获了9万元,去年第二茬是17万元,这现在是第三茬,马上就能回本盈利了。”
看着王会生把账算得明白,王武昌也笑了:“今年打算继续建大棚,大家有了致富信心,创业有动力,生活才更有奔头。”
编辑| 李莉 记者|石秀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