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战命运!“折叠男孩”姜延琛远赴成都接受新一轮治疗

姜延琛到达四川成都,等待治疗

8月19日,经过1700余公里的长途跋涉,“折叠男孩”姜延琛在母亲于梅英的陪伴下,到达了四川省成都市。他将在这里接受新阶段的治疗,如果一切顺利,昂首挺胸地站起来将不再是梦想。“孩子身体状况明显好转,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成功。”姜延琛母亲非常感恩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爱。

今年20岁的姜延琛是夏津县东李官屯镇人,患有罕见的先天性肌肉病。受病情影响,他的身体开始慢慢“折叠”了起来——腰部越来越弯、后仰的头部和后背越贴越近,最后恶化到整个人成了一个“Z”形,脑袋和脊柱之间只能放下一只手,头和臀部之间只有不到一掌的距离,俗称“反向折叠人”。即便病痛缠身,姜延琛一直都是一名明媚开朗的少年,从小到大他从来不缺朋友,甚至是班里不可或缺的存在。身体变形严重,只能跪着上课,但是姜延琛从未放弃学习,2022年他趴在瑜伽垫上完成了高考,被德州学院录取。

从县城到北京,十多年来,姜延琛已经数不清接受了多少次治疗。没有先例可循,手术风险很高,这是十几年来,他求医无果的原因,但他一直坚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他的病总有一天能治好。转机出现在2023年,在媒体的持续关注下,更多来自全国相关领域的专家了解到姜延琛的情况。当年5月、8月,他先后在北京接受了两次手术,反向折叠近180度的颈椎展开了90度,这也更加坚定了他继续治疗的决心。

治疗前的姜延琛(图片来自网络)

今年7月,姜延琛一家辗转联系上了四川的梁益建医生。梁益建是当地有名的骨科医生,有丰富的脊柱畸形矫正治疗经验,曾获评2016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经过评估,他愿意为姜延琛进行新一阶段的治疗。8月18日,在家中休养恢复了半年多的姜延琛再次出发,前往成都接受新一阶段的治疗。如今的他一直在加强营养,比去年术后胖了10多公斤,而且每天还会坚持进行走路、抬腿、俯卧撑等基础锻炼。对于治疗期间要承受的痛苦还有手术的不确定性,姜延琛十分了解:“昂首挺胸站起来是我的梦想,只要有一丝希望我都要试一试,再大的痛苦我都能承受。”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记者|马乐
审核|王秀青 终审|杨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