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总希望成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探索生命的奥秘。后来,成为一名老师,帮助很多学生走上了理想的人生道路。在我看来,这也算梦想成真。
爱的抉择
我叫任晓慧,1983年生于聊城冠县。2002年,考入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考入中国农业大学读研。现任德州二中生物组备课组长。
大一时,我与同班同学李光相识相恋,携手走过了大学时光。后来,我考上研究生去了北京,他考上公务员成为德州监狱的一名警察。
中国农业大学学术氛围非常浓厚。我的大导师是微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季伦。当年,他已经81岁,衣着简朴、精神矍铄,每天都去实验室盯实验,每周参加一次研究生课题汇报,并给出详细指导。有时候,为了得到一个关键数据,还会带着铺盖卷,睡在实验室。他对学术的执着,令人心生敬畏。
我的导师是文莹教授,当时她和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合作了一个链霉菌研究项目。入学两个月后,我被选入项目组,在微生物所学习直至毕业。
导师给我安排的主要任务,是在成千上万的基因序列里,找到所需的关键片段,进行一系列实验论证。不停地查找文献、设计实验,两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无数次失败,才完成了基因敲除,取得阶段性成果。实验虽然枯燥,但数据经常带给我惊喜。培养皿中的链霉菌和大肠杆菌,被我当作与众不同的小宠物。
研三时,导师觉得我心思沉静、勤于钻研,谈了三次话,希望我直接转博。这个时候,我已经跟男友异地恋两年多。说出读博的想法,他很支持,但家人觉得分开太久,可能会缺乏共同语言,担心终会走散,希望我们慎重决定。
学业和爱情,向左还是向右?纠结了一年,我选择了后者。
米兰·昆德拉说:“人世间本来就有大的不朽和小的不朽,大的不朽是世人对你言必称名,是那些陌不相识的人在你死后依然记得你;而小的不朽,不过是爱你的人依然记得你。”
2009年7月,我埋藏起科研梦想,一毕业,就坐上了从北京开往德州的火车。我很坚定,这是自己的选择,无论将来面临什么境遇,都绝不后悔、不抱怨。
到了德州,我们结束了7年恋爱长跑,组建了幸福的小家庭。
择一业终一生
偶然看到德州市的教师招聘简章,我就想考考试试。10天左右的准备时间,我把相关理论、说课材料梳理打印出来,每天在小区附近的小花园找一个僻静角落,从早到晚连背带练,全情投入让我感到充实、快乐。9月,我入职德州二中,成为一名生物老师。
第一次站上讲台,我的心怦怦直跳,讲课声音特别小,手心全是汗。碰到调皮的学生,也不知如何应对。课余时间,就去旁听其他老师的课程汲取经验。看到有的老师很有威慑力,我就有样学样,装成一个严厉的老师。有一回,两个同学上课打闹,我大吼了一声,没吓着他们,却把从小到大没跟人吵过架的自己吓了一跳。我很沮丧,装了一个月实在装不下去了,就跟学生摊牌,自己不是一个严厉的老师。
渐渐地,我和学生熟悉起来。课下,和他们聊各种高中生感兴趣的话题和彼此的学习经历;课上,让学生用纸板动手拼出DNA模型,和他们一起酿酒、制作泡菜,给沉闷的课堂增添几分生趣。从容地做自己,反倒收获了学生的认可。
我带的第二届学生,有一个班全是理科特长生。思维活跃的他们总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相当专业,有的天马行空,比如如何进行基因编辑?把叶绿体转化到牛身上的技术难点等等。我知道的当堂解答,不确定的查阅资料后告诉他们。探索未知时,学生眼睛里总会闪烁出光芒。这些光把我点燃,择一业终一生的信念在心底悄然生根。
前年暑假,一个毕业的女生专程到学校给我送花,她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她很喜欢生物课,高一下学期选科时,由于学科组合限制,不得不舍弃了生物,选择了另一科目。半年后,她实在学不下去,就改回了生物,成为走班生。这意味着她需要搬着凳子,去别的班级旁听生物课。有时候,遇到临时换课,她只能一个人在教师办公室学习。落下的课需要补,新课需要学,陌生班级需要硬着头皮进,这些都让她倍感压力。
一天,她到办公室找我,突然放声大哭,说自己抑郁了,已经开始服用药物治疗。我第一时间拥抱她,告诉她高二换科确实很难,但敢于坚持自我就是莫大的勇气。安抚好情绪后,我决定陪她共渡难关,约定每天晚饭时间,为她解答学习问题,直到高考。最终,她如愿考上了大学。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有父母离异的学生,有碰上青春期情感烦恼的学生,甚至有毕业后遇到升学、工作问题的学生……与他们共担风浪,走过坎坷是我的荣幸。
我总是和学生开玩笑,毕业后,微信朋友圈不要屏蔽老师,我希望看着你们工作、结婚、生子,一直默默陪伴你们。
开启融合课程探索之旅
学科在发展,高考在变革,高中教育更侧重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空闲时,我喜欢看《探索·发现》这档节目。有一期讲的是河南发现了一个东汉墓,疑似曹操墓,一时间众说纷纭。看完节目,我灵感闪现,运用高中历史、生物知识上一节融合课程多好啊!
省里虽然一直倡导融合课程,但并没有太多先例可循,挑战很大,但我跟历史老师李国燕还是决定蹚一蹚。
那段时间,我几乎进入疯魔状态。每天晚上拿出三四个小时查阅整理资料,平时不管走路还是吃饭,大脑中无时无刻不在思考:怎样进行课程设计,才能既有趣味性,又能把高中的知识点运用上,还能实现两个学科完美交融。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很幸运地发现厦门大学针对这个课题组成了专门团队,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成果为我带来很大启发和帮助。
进行了一个多月的精心准备,2023年5月,高中生物、历史融合课《剖析千古之谜,还原真实曹操》惊艳亮相,并被评为山东省跨学科主题学习优秀案例。
这节课以曹操墓的发现和曹操身世为情境主线。曹操历来充满争议,李老师先上台,从争议入手,让学生从政治、军事、经济等角度分析他是能臣还是奸臣,然后梳理从东汉到南宋5个朝代对他的评价。我再上台,从1800年后发现的一座东汉墓是不是曹操墓引发的争议过渡,引导学生一步步找到运用现代生物学技术考古的新途径,并讨论解开曹操身世之谜的DNA序列比对方法的核心原理。在如何寻找,寻找谁的DNA考证的过程中面临疑惑时,李老师又再次上台,讲解曹氏家谱、曹操身世等历史知识。最终,历史学家对曹操家族的筛选,形成了一条有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做参考的思维严密的逻辑推理链,生物学家通过古代和现代DNA的双向比对形成的基因证据链,借助双重验证,厘清了曹操的身世。整堂课50多分钟,学生们经历了一场头脑风暴,几度被震撼,直呼过瘾。
其实,这并不是我第一次上融合课程。2019年,我看到一则令人振奋的报道,亚洲最大的压延智慧玻璃温室项目在德州建成投入,而且还有30多座智能温室将陆续建成。
受此启发,我和地理老师李国秋合作,上了第一堂融合课程。我把如何在德州建成能种出新疆水果的智能温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综合运用生物、物理、化学知识,设计出能自动控制水、光、气、肥的智能温室;再由李老师带领学生分析智能温室在德州的选址落户、产品推广、区域发展优势等。
这种由多位老师共同教学、跨越文理的课堂,能够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也能启发更多老师革新教学理念,迎战未来教育。
教研天空自由飞翔
如果说一线教学是我深耕的乐土,那么教研就是我自由飞翔的天空。
自从2018年加入市级命题团队以来,我几乎参与了全市的每一次期中、期末统考生物命题、磨题过程。2021年,在全市高中命题大赛中,二中生物团队默契配合,获得一等奖。
2023年,我有幸成为德州市首批生物教研骨干、德州市命题团队核心成员。高中阶段的原创命题难度很大,需要参阅大量文献。精心打磨出一道题,犹如雕琢出精美的玉器。
前两天上课的时候,我给学生讲练习册上的一道题,发现这正是我几年前在深夜的台灯下,精心打磨出的原创题,几经多种教辅资料引用,又回到自己的课堂,让我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成就感。
除此之外,我还先后参与了多项省级、市级课题研究。2022年参与编写了《高中生物高质量教学指导》这本书,和团队成员合作,以德州减河湿地公园为情境,进行了大单元的案例设计。
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年长的高中生物老师,上学时因受条件限制,一些高端实验并没有机会动手操作。我想,要是能去高校进行一次集中培训就好了。为此我跟德州市教科院教研员颜春玲提出建议,她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我们就一起筹划起来。她负责与德州学院对接,我和二中的徐凤老师负责整理需要培训的课程以及需要实操的实验步骤,并列出详细的器材、药品等清单。
2023年11月2日至3日,德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与德州市教科院联合举办了德州市“大中贯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暨高中生物教师实验素养提升培训活动。全市40余名老师在德州学院生物实验室,将新教材中涉及的高端实验,进行了操作实践,大家都表示大有收获。
我们还会努力争取,让更多对生物感兴趣、有悟性的学生也有机会到高端生物实验室动手操作,体验生命科学的奥秘。或许,某一个学生,在某一个瞬间,因为某一次实验,能走上科研路,书写一段不凡的历程。
曾经深埋于我心底的科研梦想,就这样在二中校园再次破土。
✦
•
✦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编辑 | 芦瑞瑞
审核 | 冯光华 终审 | 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