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950年,德州地区工农业总产值仅有3.4亿元,到2023年,地区生产总值已达3805.27亿元——75年,德州发展日新月异
2023年,全市生产总值为3805.27亿元——这是2024年一季度我市发布的《2023年德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的数据。而在1950年,德州地区的工农业总产值仅有3.4亿元。
75年,栉风沐雨、沧海桑田。从3.4到3805.27,1119倍的跨越,见证了城市的成长和变化。
今天的德州,从百业待举的艰难境遇中一路走来,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有效提升,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创造出一系列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光辉业绩。
工业 从25家小工厂到2246家规上企业
8月31日,一期投资50亿元的半导体激光雷达及传感器件产业化项目在天衢新区开工建设,未来有望成为我市集成电路产业的又一重要支撑。
近几年,我市坚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一号产业链”。目前,这一产业在我市已有规上企业82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77.6亿元,初步形成涉及关键材料、封装测试、终端应用等关键环节的产业链条。
截至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已达2246家。75年前,沉浸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喜悦中的德州地区人民可能很难想象今日德州工业经济的发展成绩。1949年前后,整个德州地区只有建华铁工厂等25家规模不大的工业企业,早日实现工业化还是干部群众的遥远梦想。但勤劳的德州人民从未放下对发展工业的执着:1958年,德州地区工业企业总数已经增至361家,到1978年,达到1369家。
改革开放以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如火如荼,到1995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中,二产首次超过一产,华鲁恒升、实华化工、通裕、保龄宝等一批未来骨干企业也先后在这一时期涌现出来。
其后的30年,是德州工业经济加速发展的30年,也是德州经济逐步向高质量发展方向转型升级的30年。
我们经历了工业生产从机械化向智能化的跨越,见证了纺织、化工、医药、农产品加工等支柱产业从传统向高新的转型;经历了集成电路、地热利用等新兴产业的从无到有,也见证了禹城市功能糖、武城县新材料、宁津县健身器材等特色产业从一家家“小作坊”变成智能工厂。
今天的德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聚焦先进制造业强市建设目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实现深度融合, (下转2版)数字技术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内核,集成电路、生物医药、高端化工等七大主导产业和13条标志性产业链全面起势,氢能、地热、锂钠电池、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崭露头角,永锋钢铁、华鲁恒升、金能科技、泰山体育等一批百亿级企业“顶天立地”,工业经济正不断勃发旺盛的生机与活力。
农业 从填饱肚子到冲刺“吨半粮”
在宁津县,眼下73万亩秋粮丰收在望。
“再过几天就能收获,产量有望比上年又有增加。”宁津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张敏看着眼前即将收获的玉米介绍。如今,该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73万亩,粮食年产量可达13.31亿斤。
2023年,德州市粮食单产、总产再创历史新高,核心区102万亩地块平均亩产1589.8公斤,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吨半粮”示范区,全年粮食总产157.5亿斤、增长2.5%,实现“二十连丰”。2024年,德州夏粮生产再获丰收,眼下全市秋粮丰收在即。
今天的德州,早已是粮食大市、农业大市,但回首75年前,在当时的德州地区,“温饱”还是一种梦想:1950年,德州地区粮食产量只有106.77万吨,棉花产量仅为2.63万吨,全地区300多万名群众为吃饭发愁。到1978年,全地区人均口粮也仅有283公斤。
改革开放真正让德州人“填饱肚子”。1979年3月,德州地委确定在全地区推行“联产计酬责任制”,次年粮食总产就有大提升。到1984年,德州粮食总产达到199.7万吨,棉花总产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全国的十分之一。此后,德州粮棉产量稳步发展,2009年,全市粮食生产率先在全国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
2021年,德州扛牢粮食安全责任,农业生产再次“启航”:在全国率先开展大面积“吨半粮”生产能力建设,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如今,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8.4万亩,累计发展种粮大户4466个、家庭农场11718家、农民合作社14314家,粮食生产供应能力得到稳步提升,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食品名市建设有序推进,到2023年末已创建市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68个,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德州相继崛起,同时“德州味”等区域品牌逐步叫响。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推动农产品由卖“原字号”向卖“制成品”转变,由卖“初级产品”向卖“精深加工产品”转变。
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我们聚焦“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以“双镇百村”建设为支撑,聚合资源、协同发力,统筹推进“五大振兴”,已然走出一条乡村全面振兴的德州路径。
城市 从百废待兴到宜居宜业
城市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而在75年前,当时的德州城区很难和“高质量”“高品质”这些词汇产生什么联系:1949年,德州城区面积仅2.4平方公里,差不多50个德州市城市中心广场的大小。同时,城区只有6条土路。“一条马路一盏灯,一个喇叭响全城”是当时的生动写照。
1953年至1958年,德州先后建成了工人文化宫(始称职工俱乐部)、德州影剧院(始称人民剧场)、德州汽车站、自来水公司、人民公园等,1960年至1968年又修建了三八路、湖滨路、东风路……我们的城市就在这一砖一瓦、一栋楼、一条路的奋斗中渐露雏形。
此后的几十年,德州的城市建设持续发展、完善,从七八十年代的新湖公园、儿童乐园,到九十年代后的德州市城市中心广场、德州学院,城市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2003年后,中心城区开始跨越岔河、减河向东发展,从规划建设河东新城、高铁新区直至今日的天衢新区,岔河以东已成为德州人口聚集、产业发展的新高地。
今天的德州,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截至2023年末,全市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已达472.96平方公里。
我们构建起了立体交通网,对外,有7条铁路干线、“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和“四纵四横”国省干线主公路网,出行四通八达;对内,多条快速路贯通南北,群众出行效率显著提升。我们身边一座座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市体育公园、博物馆、大剧院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市文化科技中心、德之韵运河博物馆群等新“地标”进展顺利,小公园、小绿地、小停车场、小市场星罗棋布,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方便群众生活……种种新气象,共同绘就了德州越来越美好的城市天际线。
今天的德州,在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的同时,城市经济也随之蓬勃发展。
商贸物流业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改革开放之初,城区只有4家大型零售商店。伴随工农业大发展和德州交通条件日益便利,德州商业迅速转型升级,一批大型零售商店和商贸物流公司陆续兴起。
2007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7.2亿元,已是1978年的104倍。到2023年,这一数字再次激增至1402.37亿元。同时,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23.4亿元。目前,全市累计建设5万平方米以上购物中心数量达12个、市级以上商业步行街18条、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5个。伴随总量提升,数字经济、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等新业态在德州迅速壮大。目前全市有电子商务产业园区11个,其中6个已建成运营。
民生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项目已经处于装饰装修阶段,明年将全部建成。”9月22日,在建设中的德城区罗庄棚户区改造项目现场,负责项目建设的中国五冶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贾国庆指着前方10余栋住宅楼介绍。今年,德城区有4500余套棚户区改造,目前均进展顺利。
住房是民生大事。据统计,仅2021年以来,全市就完成棚户区改造12.9万套,近40万名群众乔迁新居;改造老旧小区791个、7.7万户群众受益。
搬出“棚户区”、搬进新楼房,我市在“住有所居”上的不懈努力,是德州过去75年间,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的一个缩影。
新中国成立之初,党和国家带领人民迅速恢复生产,德州在很短时间内就极大改善了群众的吃饭穿衣问题。改革开放后,我们迎来民生事业的大发展。从1979年开始,德州民生支出连年增长,从自来水到集中供热,从煤气罐到天然气入户,各种配套管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跨越。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州市委、市政府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攻坚克难,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有力推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我们历史性地解决了贫困问题。2020年,德州市100405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755个省定扶贫工作重点村全部摘帽,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608元,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我们实现了教育、医疗的跨越式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德州大部分校舍均由庙宇、民房改造而来,条件简陋。2023年末,全市已拥有幼儿园1602所,小学580所,初中176所,普通高中36所,职业教育、高等教育也得到长足发展。1978年,德州地区仅有病床6195张、卫生技术人员8000人,而2023年末,全市已经拥有医疗卫生机构5539家,实有床位31349张,各类卫生技术人员40964人。
——我们实现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大幅提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1949年,国内城镇居民人均现金收入不足1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仅有44元。2023年,我市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29015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30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922元。
——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3年底,职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工伤、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8.12万人、82.17万人、60.73万人、79.15万人,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08.61万人和443.08万人。全市养老机构达到137个,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体系不断完善。
75载拼搏进取,德州沧海桑田。回望过去,全市干部群众披荆斩棘、经济社会实现全面跨越;展望未来,德州上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定,前景必将更加光明。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王贺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