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64.55亿元!我市加快培植医药产业集群,3年累计落地项目25个

4月25日,记者走进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麦迪海女性健康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看到园区内所有厂房建筑已经完工,正在紧张进行设备安装调试,预计7月实现投产。该项目是我市从北京大兴区引进的一家专业生产益母草颗粒、叶酸片等女性健康产品的生物医药企业,总投资4亿元,全部达产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亿元,将进一步完善我市现代医药产业链条。

“现代医药产业是市委、市政府倾力培植的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医药(器械)产业推进办自成立以来,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战略部署,围绕‘精准招商、培植集群’工作思路,坚持高端定位、高端机构、高端平台发展,3年来累计落地项目25个,合同投资额164.55亿元,到位资金14.7亿元。”市现代医药(器械)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韩冰介绍。

以“五个突出”为抓手,强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老企业新发展。今年一季度德药制药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同比增长27%,纳税额超过3100万元,同比增长10%。咖啡酸片是该公司研发的专利产品、拳头产品,一季度这一款药品取得了销量同比增长70%的亮眼业绩,单品销售收入突破650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今年6月,德药制药历时5年研发的一款治疗胃病的新药将要推向市场,公司发展将跃上一个新台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医药产业,围绕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推动德州医药产业向中高端转型、向特色化迈进。全市上下围绕协同发展、动能转换两大主题,坚持“双招双引”第一要务,突出平台建设、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工作,积累形成了德州医药产业发展的新优势。目前,我市现代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既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呈现出较好的势头。截至2018年底,全市有医药生产企业110家,规模以上企业59家,2018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近180亿元。

“为加快现代医药产业发展和转型升级,我们提出了‘五个突出’的工作思路,即突出抓‘双创’载体建设、突出创新科研平台建设、突出人才洼地聚集效应、突出产业聚集强链、突出模式创新求异,充分发挥政府促进产业发展的‘抓手’作用,突破制约现代医药产业发展的短板和弱项,培植发展新动能。”韩冰说。

在鲁北人才改革试验区建设、人才引进“黄金30条”政策的牵引下,现代医药产业领域领军人才及国内外知名科学家汇聚德州,共谋发展。德药制药和德州学院的国家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山东省口服药物渗透泵制剂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新型药用辅料与缓控释工程重点实验室、百多安生物医用材料改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百多安中科院院士工作站等国家、省重点实验室和技术中心以及院士、博士后工作站的建设提高了德州医药器械产业的研发和生产水平。

以“四专”精神为指引,全力抓好“双招双引”

3年来,市推进办严格按照“专门、专人、专注、专业”的工作要求,迅速转变角色找准定位,快速融入,加强与业务部门和其他招商单位的沟通联系,重点围绕东部城区建设,主动与各县市区招商部门开展业务合作,实现工作共助、资源共享。按照“精准招商、培植集群”的工作思路,依托科技成果转化,德药制药、齐鲁制药等一批优质医药企业不断转型升级;山东鲁盛生物制药基地、山东史蒂夫医用高分子材料生产等项目建成,企业规模不断壮大,新产品不断涌现;麦迪海药业、山东洁雅等一批重点项目在德州落户,提高了德州医药产业的发展水平。

在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汇聚了总投资1亿元的山东德润年产12000吨医用新型非织造材料项目、投资1.5亿元的德州九州通医药流通项目以及德州雷奥巴赫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高端手术器械生产项目等。

在齐河高新技术开发区,汇聚了百多安生物医学科技园、火炬国康(齐河)生命健康科技产业园、前沿生物等高端医疗项目。百多安自主研发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成功中标国家第二批工业强基工程,该项目总投资4.8亿元,2020年可建成投产,届时年可实现营业收入15亿元。

临邑县强势崛起生物制药产业,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在临邑县分别注册成立了齐鲁安替 (临邑)制药有限公司和齐鲁晟华制药有限公司,直接吸引了信立泰、华颐康等制剂生产企业跟进。目前,临邑县生物医药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6家,今年一季度信立泰药业上缴税收5300万元,同比增长47%,齐鲁安替投资7亿元的靶向制药项目进展顺利。

以产业组织理念为核心,全力做好产业培植引导

“全市现代医药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江浙等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集群化不够高,扶持奖励政策不够细,科技、人才、金融等方面支撑力度不够强等。这些问题制约了全市现代医药产业的集群化发展,应当立即着手解决。”韩冰表示,市推进办将着力解决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突出精准招商和产业培育,争取获得更好成绩。

全力做好产业培植的文章。明确产业化招商的工作思路,注重围绕薄弱环节,着力引进一批补链、强链、扩链型的优质项目,健全完善产业链。建立产业发展联盟,完善中草药种植、中草药粗加工与精细加工、中药制剂研发生产的中医药发展三步走计划,推动全市中医药健康发展。

重点做好环境优化的文章。进一步制定完善我市现代医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不断优化政策环境。加强产业基金建设力度,充分发挥基金优势,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提高资本的支撑力度,不断优化金融环境,为全市现代医药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重点做好签约待落地、落地待建成项目的跟踪服务,深入推进在谈项目。

记者 杨德林 通讯员 任清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