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36名专家组成的工作组,对我市“吨半粮”核心区玉米进行测产。“我们发现实施密植水肥一体化技术后,玉米种植密度有了总体提升,病虫草害也比较轻,玉米长势还是比较好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副研究员刘月娥说。
眼下,德州市840多万亩玉米陆续成熟。率先在全国实现“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先后四次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市、粮食高产创建“德州模式”全国推广、国内单体面积最大的智慧农业大棚在德州建成启用、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近年来,德州农业捷报频传,形成了一系列在全国有影响的典型案例。
新中国成立75年来,德州农业生产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不仅摆脱了底子薄、靠天吃饭的局面,更站上了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历史新起点,稳步跃上一个又一个新台阶。
粮食生产屡创佳绩 当好稳产保供“压舱石”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稳住粮食生产这一“压舱石”,才能从容不迫应对各种不确定性。
回首75年发展历程,德州抓住关键历史节点的每一次机遇,坚持把粮食稳产保供作为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夯实“国之大者”这一根本。
1950年,德州地区粮食产量只有10.677亿公斤。1978年,全区人均口粮仅为283公斤,全区300多万群众始终在为如何吃饱肚子发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大幕率先在农业领域拉开。1980年,全区普遍实行联产计酬责任制,分配上的平均主义被打破,这极大促进了生产发展。1983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刊发《德州地区实现农业县县翻番》稿件,当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26亿多元,比1978年增长1.4倍。粮食总产22.6亿公斤,比1978年增长50%。
农业领域改革步伐不断加大。1986年1月,德州地委、行署印发《关于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1986年1号文件的意见》,进一步统一改革思想、增强改革自觉。2009年,我市粮食总产达72.12亿公斤,小麦、玉米两季单产合计1061.4公斤,成为全国首个“亩产过吨粮、总产过百亿斤”的地级市。省政府给予德州市农业局记集体一等功,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省政府第一次给予市直单位记集体一等功。
2021年,德州提出实施“吨半粮”创建新目标。用3至5年时间,打造百万亩核心区、亩产1500公斤以上,300万亩辐射区、亩产1200公斤以上,600万亩带动区、亩产1100公斤以上,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在德州落地实践。
3年来,德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狠抓粮食生产,建立完善“书记抓粮”“党政同责”机制,市、县、乡、村四级书记层层落实“指挥田”,一级抓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在全市上下形成了重农抓粮的浓厚氛围。
2023年,我市102万亩核心区地块平均亩产1589.8公斤,建成全国首个百万亩大面积“吨半粮”示范区,带动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目前,我市常年粮食播种面积1600万亩左右、产量15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1%、山东省的1/6。
德州是全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典型代表,为更清晰、简明、直观研判德州市粮食高质量发展水平,跟踪德州市“吨半粮”建设情况,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与德州市相关单位,联合业界专家,共同推出山东(德州)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自有数据统计的2018年以来,山东(德州)粮食高质量发展指数保持连续增长态势,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48%。
指数形成的结果显示,德州粮食呈现高质量稳步发展的良好态势。具体来看,德州市坚持以粮食安全为基础,以稳定粮食生产为优先,以人才培训、机制创新为动力,探索出了一条粮食高质量发展路径,粮食产量稳步提升,总体发展态势向好。
多元化市场主体壮大 成品牌化发展格局形成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市场化水平持续提升。改革开放前,农产品主要实行政府定价、统购统销政策,农业发展主要处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农养工”阶段。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最早引入了市场机制,农业农村市场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我市在市场主体培育、农产品加工、农业品牌建设、农业项目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
75年来,多元化市场主体日益成为我市市场运行的主导力量。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除了众多分散的小农户,还涌现出多种形式的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目前,全市累计发展种粮大户4466个、家庭农场11718家、农民合作社14314家,拥有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1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4883家、市级以上示范组织175家,探索形成“4+2+N”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联农带农模式。
“农头”连“工尾”,“粮头”带“食尾”。近年来,我市树立大粮食观、大食物安全观、大农业观,既抓粮食及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又抓食品名市建设。聚力攻坚薄弱环节,建园区,搭平台,打造食品名市。目前,“一区多园”产业平台初步形成。中国(德州)农业食品创新产业园区新建续建项目5个,年度计划投资11.35亿元,已完成投资5.73亿元。15个县级产业园入园企业累计达93家。上半年,51个市级以上重点项目(技改项目)完成投资26.89亿元,规模以上食品加工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61.51亿元。
品牌是农业竞争力和市场化的核心标志。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品牌建设受到高度关注,由过去的以地方和企业创建为主,转变为政府强力推动、企业主动创建、社会积极参与。2021年,“德州味”品牌发布会在北京举行,3年来,“德州味”品牌进一步叫响。目前,我市已完成5批“德州味”授权企业认证,总数达到131家,涉及产品200余种,基本形成了以“德州味”品牌为引领、12个县市区品牌为核心、企业品牌为支撑的“1+12+N”的品牌发展格局。
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大型农业项目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引擎。如临邑智慧大棚、齐河雅培恒天然醇源牧场、禹城东君乳业、临邑天地壹号土蛋鸡养殖等项目效益显著。招大引强,让产业资本快速投向农业,打通技术、建设、管理、运营、市场各方面瓶颈,激活了农业发展全产业链。
基础设施明显改善 科技支撑不断强化
2022年,我市小麦玉米两季合计平均亩产1490.1公斤,其中61.8万亩地块平均亩产1576.3公斤,超过“吨半粮”产能,“吨半粮”创建首战告捷。这是在战胜了百年不遇的秋汛后取得的好成绩。闯过这一关,高标准农田功不可没。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农业生产条件极大改善。
在我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史上,盐碱地改造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盐碱地一度被称为土地的“绝症”。20世纪60年代,德州盐碱地众多,农业生产水平低下。依托中科院禹城综合试验站等平台及一大批科技工作者,禹城市用科技驱盐化碱,打响农业科技“黄淮海战役”的热身战、第一仗,保卫了粮食安全,相关经验成为全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典范。
像禹城市一样,历经盐碱地改造、黄淮海中低产田治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德州200万亩盐碱地中,190万亩蝶变为沃土良田。德州成为黄淮海平原粮食高产示范区,在山东省和黄淮海地区47个地级市中,粮食单产始终稳居第一,成为重要的商品粮调出基地。
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盐碱地上做好特色农业大文章,我市相关县市区进行了有益探索。
庆云县通过整地改碱、科技排碱、改种降碱,先后改良盐碱化耕地3.2万亩、盐碱荒地1122亩;
武城县萱草莲藕种植专业合作社在450亩长满芦苇的盐碱地上种莲藕、养龙虾,实现村集体年收入30多万元,村民们年年分红;
……
始自盐碱地改造的农田治理,如今正向高标准农田建设迈进。目前,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83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8%。
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德州入选全国整地市级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试点的重大机遇,德州正积极构建全市整区域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
科技是农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市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农业实现了由“靠天吃饭”向“靠科技发展”,由“藏粮于仓”向“藏粮于技”,由“广种薄收”向“科技增效”的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开启,每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农业科技都提出了迫切要求并作出全面部署,农业现代化发展迎来一个又一个春天。
进入新时代,我市农业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谋求新突破。单体面积超百亩的智慧农业大棚——临邑县智慧农业大棚建成启用,依托荷兰先进技术,大棚番茄年产量是普通大棚的3至5倍,且品质大大提升,产品畅销京津市场。
在智慧农业带来的农业工厂化生产理念引领下,我市正积极消化再吸收相关技术,探索将世界前沿农业技术与日光温室、大田生产相结合,促进设施农业提档升级,推动产业迈向智慧化。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记者|邓静 刘振兴 路龙帅 编辑|王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