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视界 | 李少峰:让德州菊花再放光彩

6月17日,在德州市锦绣川景区的花圃里,李少峰蹲在一盆盆花苗旁,手拿剪刀修剪幼叶,晒得黝黑的额头上满是汗珠。“菊花喜阳光、忌荫蔽,我们都是顶着烈日干活。从10月育苗,到第二年10月中旬开花,整整一年我们都为栽培出精品菊花而忙碌。”李少峰是市锦绣川景区管理中心副主任,为景区培育菊花多年。近日,李少峰获得“德州工匠”荣誉称号。

李少峰今年51岁,自1985年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在德州新湖公园、市园林管理处、市锦绣川景区管理中心从事绿化工作。2013年,有着20多年绿化工作经验的李少峰开始为景区栽培菊花,从此便与菊花结下情缘。


菊花是德州的市花,自古以来,德州就有栽培菊花的历史。明清时期,德州菊花曾作为宫廷贡品供皇家欣赏。改革开放以后,德州菊花在全国菊展中屡屡夺魁,自1981年起,我市连续18年举办菊展。然而,因菊花栽培起来费工、费时、经济效益低,加之养菊专业人才的缺失,德州菊花一度陷入式微期。

李少峰接手栽培菊花工作后,购买了大量有关菊花栽培的书籍,遍访周边县市养花的老师请教栽培技术。李少峰给每棵幼芽做上品种标识,观察记录它们的长势,浇水、施肥、修剪、倒盆移植样样亲自上阵。“养菊花是个仔细活儿,工作繁琐又反复,因此养菊花要细心,更得耐得住性子。”李少峰话少,谈起菊花来却头头是道,言语里是对菊花说不完道不够的喜爱。“好的菊花,首先花棵要矮,清代就有‘菊不过尺’一说;其次,叶子要大而全,间距一致;多头菊花,不能大小不一。” 

在李少峰的精心栽培下,锦绣川景区的菊花越养越好,引进的品种也越来越多。2015年至今,景区连续举办了四届秋季菊展,“泉乡万胜”“唐宇霞辉”“紫鹭飞佩”“沽水流霞”“紫燕翻飞”等120余种各色菊花先后展出。2017年和2018年,李少峰带着自己栽培的 “金背大红”“秋节晚红”等优良品种参加中国风景园林学会举办的“中国菊花精品展”,获得了“展位布置”金奖、专项品种菊花银奖等荣誉。

“五六月份是菊花育苗的关键时期,要养出精品菊花,从这时起就要时时修剪幼苗,控制好长势。今年11月份我们将参加全国大型菊花展,我要栽培出好的菊花,再为德州争得荣誉。”

记者 郭庆萍 通讯员 武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