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报说节气 | 今日立夏!桃花散尽春已暮,不觉芳菲已入夏

不觉春已逝,转眼浅夏始

5月5日13时57分将迎来立夏节气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

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

此时节,多数春花已经凋零

春的姹紫嫣红很快就会过渡到夏的草木葱茏

正所谓“春尽杂英歇,夏初芳草深”

立夏三候

我国古代把立夏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这一节气,可先听到蝼蛄在田间鸣叫,聒噪着夏日来临;接着躲藏在地下的蚯蚓也耐不住掘土而出;王瓜的藤蔓开始快速攀爬生长,广袤大地各类瓜果谢花结果,生机勃勃。


立夏习俗

1、迎夏仪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礼俗。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

2、称人

“称人”也就是称体重,在立夏之日,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称人。这一习俗的起源,民间传说有多种版本,其中一种与“育儿”相关的传说流传较广。

三国时期,蜀主刘备与吴王孙权的妹妹联姻后,将儿子阿斗交由孙夫人照顾。孙夫人为了表明自己会尽心养育,想了一个办法:每年在立夏这一日给阿斗称体重报平安。这个做法传到民间,逐渐演变为立夏日祈求平安的风俗。



3、斗蛋

“立夏胸挂蛋,孩子不疰夏”,随着天气渐热,为防止儿童食欲不振、身体消瘦,一些家长们会在五彩丝线编成的蛋套中放入熟蛋,挂在孩子胸前,寓意消灾祈福、消暑祛病。

孩子们则热衷于“斗蛋”游戏,通过碰撞鸡蛋的头尾,争出斗不破的“蛋王”,既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氛围,也表达了健康吉祥的美好祈愿。

立夏养生

中医认为“夏气与心气相通”,顺时养生,立夏之后更要注意“养心”。

作息要规律

进入立夏后,作息应适当调整,宜晚睡早起,中午适当午睡,以助消除疲劳,养足心气;日常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精神放松,静养身心才能更好地养护心气。

饮食有三宜

宜淡:以低脂、易消化、富含纤维素食物为主,多食蔬果、粗粮,多食清润祛湿的食物,如鱼、瘦肉、鸭肉、薏米、冬瓜、木瓜、玉米等,少食过咸的食物以及动物内脏、肥肉等;

宜酸:多食酸甘的食物,以助肝养胃、养心安神,如莲子、百合、玉米、山楂、杨梅、黄瓜、豆类等;

宜暖:“春夏养阳”,夏季虽炎热,饮食宜温暖,少食冷饮、冰镇瓜果,以免损伤脾阳。

合理运动不过量

选择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慢节奏的有氧运动,时间不宜超过1小时。‍运动时间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选择不剧烈的运动。这样可以避免强紫外线对皮肤和身体造成损害,同时减少中暑风险。

食补方子

立夏过后,天气转暖,温度逐渐升高,阳气渐旺。人们有时会感觉到心烦意乱,失眠上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推荐药膳——绿豆百合桂花汤:绿豆50克、百合20克,加上陈皮10克共同来煮。提前把绿豆泡一个小时,泡松软和百合、陈皮煮到软烂,可以加一点桂花、冰糖,能够清热去暑、安神。

古画里的立夏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综合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微博、网络等 编辑|梁思佳
审核|张晓航 终审|朱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