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的德州“大治水”岁月

特约撰稿人 王德胜

1963年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号召。从此,全面治理海河的工程开始,德州境内的卫运河、南运河、漳卫新河、马颊河、徒骇河、德惠新河均属于治理范围。这一时期,是很多老德州人记忆中的“大治水”岁月。

1968年,恩县洼滞洪区施工现场

海河流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和辽宁,包括滦河、海河和徒骇马颊河三大水系。卫运河、南运河、漳卫新河属于海河水系,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属于徒骇马颊河水系。

保卫陈公堤

陈公堤是一道宋代遗存古堤,为宋初陈尧佐率民所筑。仁宗年间,黄河在滑县决堤,陈尧佐奉命治洪。他发明了“石龙”滚堤阻水之法,合堵决口,又率民于洪流以西夯土筑堤,后人称此堤为陈公堤。

陈公堤与德州颇有渊源,它绵延于夏津、武城、德城、宁津之间,长约150余公里,堤顶高26米左右,顶宽8米左右。“贝野长堤”曾被列为“恩县十景”之一, 清雍正年间知县陈学海曾这样描述:“烟连秀野千家麦,势障黄河万倾泥。”陈公堤武城段由于在滞洪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历代修葺不断,管护严细,为保存最完好的段落之一,至今仍发挥着重大作用。

1963年特大洪水时,武城灾区群众撤离家园

1963年8月初,漳卫南运河特大洪水威逼下游,10日,大名县闫格堰决口;11日,临清县西冯园决口。尽管这样,下游流量还有2540秒立方米。为保卫天津市和津浦铁路以及更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中央防总根据国务院意见,决定利用恩县洼分泄洪水。

恩县洼又名四女寺洼,在武城县的北部,是黄河故道左岸高地与卫运河相交形成的封闭碟形洼地,面积325平方公里,德胜岭将大洼分为东西两洼,洼底高程20.8米,最大滞洪水量7亿立方米,是卫运河上最后一个滞洪区,涉及近200个村庄,10万多人。

恩县洼的屏障是陈公堤,陈公堤身后6公里处,就是高程只有22米的津浦铁路。中央防总严令:誓死保卫陈公堤。

时间最终定在8月13日。13日11时45分,大堤爆破分洪,最大分洪量1000秒立方米。在近3万民工紧张奋斗的情况下,济南军区调集4个师参加抢修工作,海军派遣橡皮船和水路两栖汽车,帮助蓄洪区抢运人畜、物资。赶来的解放军全部部署到23公里长的陈公堤段上,战士们提出:“水涨一尺,筑堤三尺,不获全胜,绝不收兵。”济南部队某部刘寿新副团长把指挥所设在河堤上,始终跟战士们一起推车抬土,衣服磨破了,肩膀压肿了,也不肯休息。某部三营共产党员陶柏珍,本来有病休息,听到防汛任务,数次要求参加,到达工地后立即加入抢险突击队,连续奋战13个小时。

8月19日,忽然乌云翻滚,雷电交加,狂风携暴雨呼啸而来,险情进一步增加。新筑的堤顶被剥落,一大块一大块地塌入水中,开始出现约20公分的小窝,随着水浪的冲击,小窝逐渐扩大到30公分、40公分,后来竟变成了一米多深的大洞,危急之时,某部五连连长车先令带头跳进洪水里,战士们人靠人沿堤组成了一道人墙,用身体抗拒着风浪,同一时刻,堤上人们铁锨翻飞,往返如梭,3个小时内投下了400多个土袋,堵住了洪水。

20日,地委、专署向参加陈公堤抗洪斗争的解放军官兵和干部、民工发出慰问信。

21日晚,暴风骤雨再次降临,陈公堤上每百米一个的探照灯被打得忽明忽暗。新里庄处堤段险情特别严重,堤岸上被激流冲撞而形成的漏洞刚被发现,就迅速塌陷成直径两米多的决口,一车土倒下去立刻被巨浪卷走,战士们改用麻袋装土,但盛满泥土的一个个麻袋投进去,又一个个被冲走,口子继续扩大着。一位排长带领20多名战士跳进水中,手挽手,肩并肩组成人墙,岸上的人向人墙后面扔柳条荆条,然后再扔进绑成捆的麻袋土,及时排除了险情。

当地干部群众自觉组织和行动起来,砍伐树木、扒房拆屋,筹集陈公堤战役需要的木桩、板材等物资。大孙庄支部书记孙芳林组织群众砍伐了200多棵树木送到大堤上,当时一名执勤营长走了过来,建议他抱起其中一根到水里试试,孙芳林抬脚迈入,水立时没顶。上来后,孙芳林二话没说,立即回村,组织群众扒房拆屋,仅仅用了几个小时,就凑集了几百根檩条送到陈公堤上,受到了上级和部队首长的表扬。

各县市积极支援,组织青壮年砍伐林木、荆条,用汽车运往陈公堤。齐河、济阳黄河修防处等单位的防洪防汛器材,备用的大批麻袋、苇席等抗洪材料也用汽车运往陈公堤。陈公堤变成繁忙的码头,汽车一辆接一辆,运土马车首尾相连,人力车辆排一路,把大堤轧结实了。

9月4日,滞洪区水位逐渐回落,全区防汛抗洪民工和人民解放军经过20多个昼夜的奋战,完成土方230万立方米,陈公堤保卫战胜利开始显现。

十三局的到来

上世纪60年代,德州城里面有这样一个区域,这里的人们说着标准的普通话,衣着洋气,生活条件也比一般市民好,大家统称“马颊河的”,这就是如今的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当年,它叫水利电力部马颊河疏浚工程局。

马颊河疏浚工程局的前身为江西上犹江水力发电工程局,为新中国首批组建的国家级水利水电专业施工队伍之一。1959年改称水利电力部福建省闽江工程局。1962年,因国家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闽江工程局承建的福建建溪水电站工程被迫停止,上万名职工处于停工待业状态。而此时的德州因连年遭遇暴雨,迫切渴望兴修水利。

1962年11月3日,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国务院批转了水电部 《关于调闽江工程局部分施工力量承担山东省马颊河疏浚工程任务的报告》,同意从闽江工程局抽调3500人到山东,组成马颊河疏浚工程局,承担马颊河机械化疏浚施工任务。

水电部决定,工程局本部设在德州市三里庄原省水利厅水利学校的校址上,并从周围划拨500亩地用于基地建设。

当时的闽江工程局人员、设备,四成留福建,六成调德州。1963年2月24日,水利电力部马颊河疏浚工程局公章正式启用。1963年3月,在大批人员到达之前,水电部从闽江工程局直接转移953人,马颊河工程局在山东的第一个工程——金堤河张庄闸破土动工。

大部队的到来从1963年5月开始,到11月结束,共来德州职工3032人,家属4251人,以及挖泥船、挖土机、铲运机等669台套价值1亿多元的机器设备。德州人民热情欢迎了远方的客人,大力支持工程局的基地建设。当时设计的单身宿舍为三层楼房,家属宿舍为平房。在各方努力下,几个月时间,很大一片房屋拔地而起,基地初具规模。为了保证工程局到火车站道路畅通,一条碎石铺成的马路也很快开通,德州市政府特地将这一条路命名为闽江路,是目前东风路的一段。

马颊河在德州水系中地位举足轻重。宋元时期多次疏浚,成为鲁北平原的骨干河道。明朝以来,受黄河改道以及南北运河影响,马颊河河道变迁频繁,沿岸人民深受其苦。清政府曾先后6次对马颊河进行疏浚治理,分减运河洪水,以保漕运,但只解决堤防断残问题,没有考虑排涝需求。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河道进行了初步治理,但工程规模小,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1953年到1964年,连续12年平均每年涝地168万亩。

1964年,机械化施工正式展开,工地有3处:一处驻乐陵善化桥,一处驻庆云任桥,一处驻无棣县。由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施工在德州尚属首次,为使机械与人力配合默契,特别成立了马颊河治理工程联合指挥部。

从1963年到1972年,马颊河疏浚工程局干部职工10年奋战,共开挖土方8285万立方米,拓宽、浚深从陵县一渡口到入海口154公里的河道,建成大小桥梁、涵闸近百座。昔日狭窄淤积的“千年害河”,变成了旱能灌、涝能排的“致富河”。

开挖德惠新河

上世纪60年代,德州、惠民联手奋战3年,开挖了德惠新河。

德惠新河位于徒骇河、马颊河之间,开挖以前,这片狭长地带的坡洼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1%,亩产多年平均只有65公斤。1964年,德州遇上了有史以来雨量最多的一年,平均降雨1044.4毫米,受灾面积797.5万亩。

1965年3月,山东省委在齐河县召开鲁北三区(德州、聊城、惠民)地委书记、专员会议,决定在本区开辟一条独流入海的河道,主要流经德州、惠民两个地区,因此命名为德惠新河。12月4日,国务院批准开挖德惠新河项目,并核发德惠新河干流投资1000万元。

计划批准后,以鲁北水利工程指挥部为主,迅速进行了勘探设计,并于1966年9月上报水电部,但由于德惠新河流域面积广、环境复杂,该方案没有立即得到批复。与此同时,德州地区提出异议,认为该方案不能彻底解决中下游排水困难和水利矛盾,并向省一级进行了汇报。1968年5月,省农林办公室同意。据此,德州地区向鲁北水利工程指挥部提报了新的施工设计图。同年10月,省农办召集专门会议,反复研究讨论后,采纳德州设计方案,德惠新河线路终于确定下来。

1968年10月,德州地区施工指挥部在临邑德平镇建立。初冬,来自平原、陵县、乐陵、庆云、宁津的5.5万治水大军同时上阵,德惠新河破土开挖。1969年春,武城县加入进来,6个县8.4万人出河工。1970年春,基本完工,共完成土方3184万立方米,工日1280万个。竣工后的德惠新河为徒骇、马颊两河之间30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排涝开辟了新出路。

编辑丨张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