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的苦恼
□贾敬德
在生活的漫漫长路中,我们总会邂逅形形色色的经历与教训。有些经历如春日暖阳,令人身心愉悦;而有些,则似荆棘在背,带来尴尬乃至痛苦。但无论何种滋味,它们皆为我们成长旅程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尤其是那些令我们刻骨铭心、引以为戒的过往,更是深深烙印在记忆深处,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警示灯塔,时刻告诫我们莫要重蹈覆辙。
我接下来要讲述的这段教训,希望能引起中老年朋友们的高度重视,引以为戒。如今,我已从学校光荣退休,卸下了繁重的工作任务,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了下来。平日里,锻炼身体便成了我的生活重心。素有 “百家宗师” 之称的姜子牙曾言:“磨练肌胳,防病御症。” 秉持着 “锻炼身体就是保持健康心态” 的理念,我每日坚持走路,乐此不疲。
几个月前,我察觉到左腿膝关节在活动时会发出异样的响声,起初我并未太在意,只当是偶尔的不适。然而,渐渐地,膝关节开始出现微痛症状。我想着可能是走路累着了,便在药店里买了几贴膏药贴上。别说,贴上膏药后,疼痛还真有所减轻,我便天真地以为问题已经解决,不活动时不痛了,就没再把这事放在心上。
没想到,过了几天,运动的时间稍长,膝关节的疼痛愈发剧烈。那些未曾在意的小细节,如同悄然堆积的雪花,最终酿成了大问题。一周前,我的左膝和左肘疼痛难忍,活动严重受限,每一次伸屈都仿佛有千万根针扎在关节处,那种痛苦让我连正常的行走都变得异常艰难。为了缓解疼痛,我不自觉地走起路来一摇一摆,家人见了,半开玩笑地说:“这演技,奥斯卡欠你一座奖杯!” 可只有我自己知道,这背后是怎样的无奈与煎熬。
实在疼得受不了了,我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去看了医生。经过膝盖部位的拍片检查,结果显示:髌骨研磨阳性,屈伸范围为 “120— 负 20”,内侧间隙和鹅足处压痛明显。大夫详细询问了我的情况后,给我开了口服药和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并叮嘱我要注意休息。经过一周的治疗,我的左脚终于敢着地走路了,疼痛也有所减轻,但这一场病痛给我带来的折磨,我却永远也忘不了。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反思——这不仅是我个人的教训,或许也是许多中老年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尤其是像我这样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年轻时,我一心扑在工作上,是个十足的工作狂,每天坐在办公室里,为了把工作做到尽善尽美,常常废寝忘食。那时的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在工作中找出短板,改进工作方法,让学校的各项事务更上一层楼,根本无暇顾及锻炼身体这件事。
在学校建设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建校初期,工作任务繁重,周六周日不休息是常有的事,我几乎天天都在学校加班。一门心思扎在工作里,锻炼身体的想法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后来,学校规定全体教职员工周日休息,可作为部门领导,加班对我来说依旧是家常便饭。为了学校能够顺利晋升专科院校,而后又晋升本科院校,我和同事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做了大量的工作。
退休后,突然闲了下来,工作时紧张忙碌的氛围一下子消失了,我才意识到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于是把锻炼身体当成了生活中的第一要务。我想着,年轻时没时间锻炼,现在一定要把失去的锻炼机会补回来,便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锻炼计划,上午走近万步,下午也走近万步,满心期待着能把身体锻炼得强壮些,延年益寿,永葆青春。
然而,我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平常缺乏运动,在锻炼时没有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我盲目地相信 “锻炼即身体健康” ,一味地追求行走的步数,却没有考虑自己膝盖等关节经过几十年的磨损,早已不如年轻时那般强健,根本无法承受如此高强度的运动。正是这种过度锻炼,最终导致了膝盖受伤,让我承受了不必要的痛苦。
适度的运动对我们的身体有着诸多益处,它可以增强人体的免疫力,让我们的身体更有能力抵御疾病的侵袭;还能改善心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循环,让我们的心脏更加强健。然而,现实中有些人可能并不清楚如何进行适度运动。据医生说,老年人需要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年龄、运动基础等个人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比如,对于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每周进行三次有氧运动,像散步、慢跑、游泳等,每次运动 30 分钟左右;每天再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如简单的拉伸、举哑铃等,帮助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这样的运动计划既能达到锻炼的目的,又不会给身体造成过大的负担。
“经历风雨,方知晴日之贵;铭记教训,始得智慧之光。” 通过这次受伤的经历,我深刻明白了一个道理:中老年人锻炼身体一定要保持理性,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而行,切不可盲目跟风,过度锻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享受运动带来的快乐的同时,真正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拥有健康、美好的晚年生活。
作者简介:贾敬德,大学本科,山东华宇工学院退休。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李玉友
审核|冯光华 终审|尹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