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横
最近,乐陵市丁坞镇中学的孩子们特别开心,因为学校现有的82间宿舍全部安装了空调并完成了调试。至此,学校的教室和宿舍都配备了空调,这个夏天,无论学习还是休息,他们都将告别酷暑难耐的环境。
丁坞镇中学宿舍装空调是乐陵市实施“冬暖夏凉”工程的一个缩影。据报道,继2023年为37所中小学统一装空调,实现公办中小学教室、办公室空调全覆盖后,今年乐陵市又投资490余万元,推进“清凉升级”工程,实现初中学校宿舍空调全覆盖。此项工程共为城区和乡镇7所公办初中学校安装空调1728台,惠及学生1.38万人。从进度看,预计5月底可全部安装到位。
教育环境好不好,教室、宿舍有没有空调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标准。良好的睡眠环境,如同教室里的黑板与课本,是保障学习效果、办学质量的基础设施。事实和研究均证明,改善宿舍环境,让学生们休息好,第二天学生的精力会更充沛,学习效率也会显著提升。
过去,教室、宿舍不安空调,说到底是重视程度不够或条件不够。今天,在空调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当下,再让学生们在酷暑环境中学习、休息,是一种典型的“没苦硬吃”行为,违背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高温下的辗转难眠不会培养出坚韧品格,只会损耗孩子的学习精力。夏天大人们都在有空调的房子里睡觉,却让学校的孩子们忍受高温蒸煮,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清凉升级”的深层价值,在于对教育公平的推动。曾几何时,优质教育资源常向城市集中,乡镇学校连基础硬件都难以保障。在乐陵市的实践中,乡镇中学与城区学校同步安装空调,打破了城乡教育资源分配的传统差异,让乡镇学生同样享有清凉舒适的居住条件。教育公平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通过具体行动缩小差距,让每个孩子无论出身何处,都能在平等的环境中成长。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是关系千家万户、千秋万代的民生工程。在全省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94%的今天,教育资源的投入和配置已不能止步于校舍面积、师生比例等基础指标,而更应关注细节里的温度。让孩子们吃好、睡好、运动好,本就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乐陵市推进“清凉升级”工程,不仅让万余名学生告别了辗转难眠的夏夜,也折射出教育投入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这份为宿舍清凉买单的民生账单,值得更多地方借鉴、推广。当教育投入开始关注学生的睡眠质量、体感舒适度,意味着公共服务正从粗放式供给转向精细化服务。
期待这样的升级工程遍地开花,惠及更多孩子。
(作者系德州日报通讯员)
德州日报新媒体出品
编辑|张明昭
审核|胥爱珍 终审|尹滨